从小到大,我们都接触过许多教材,它们教给我们科学知识和学习能力,也帮助我们建立了道德观、是非观和公平观。但是,我们从没有注意过教材中的性别问题。
近日,一场名为“性别与教材文化”的学术研讨会,第一次让记者注意到了课本中的傲慢与偏见。
教材中的男性形象普遍强于女性。
对北京7所不同地区幼儿园的教材进行调查发现,教材中“父亲”形象出现的比例明显少于“母亲”,而且,父亲多出现于公领域,一般是以“一家之主、有主见、果断”的形象出现,而母亲多出现于私领域(家庭),以从事家务和教育子女为主。
而在关于“小学语文课文的性别分析”中,无论是出现人物的性别比例,两性在故事中的重要程度、两性角色的职业分布、两性的性格特质,女性自始至终都低于男性,处在极低或较低层次,而男性则作为“社会的主宰”、“家庭的核心”。在152篇涉及人物的课文中,共出现人物240人次,其中女性(含雌性动物)49人次,男性为191人次。在女性出现的部分课文中,女性并不一定是课文的中心,而只处于陪衬地位。在两性共同出现的课文中,女性角色也多是男性角色的衬托。
从教材的女性类型分析,女性多以家庭型、传统型角色为主。49位女性以家庭成员身份出现在家庭生活领域的有32位,而男性角色的主体定位在社会生活领域。191位男性中既有国家和党的领导人,也有军人、工人、医生、教师,还有科学家和智慧的长者。
从女性的性格特征分析,教材中的女性以温柔、善良、无知为主流品质。课文中的49位女性,41人都是以善良、宽厚、温柔、驯顺,甚至吝啬、愚蠢等性格特征呈现,基本属于低层次性格特征。
研究者郭力立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是具有权威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教学媒体,是由官方出面组织专家编写而成,其指导思想被认为是进步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儿童在小学阶段倾向于积极接受一些主流观念、思想,较少有批判性。老师说的、大人说的、大家说的,是形成他们观点的主要来源。
有人建议将教材中许多男性从事的职业换为女性形象。也有人反对,认为两性差异自古就有,是自然形成的。
社科院新闻所卜卫认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包括两性的二元对立,都是社会文化留下的印记。以童话为例,童话是伴随儿童成长的故事,但像《白雪公主》讲的都是男人的爱情可以拯救漂亮的女性,可以使女性获得幸福生活。在《皮皮鲁与鲁西西》中鲁西西也永远是皮皮鲁的跟班。而在现实社会中,谁也不是典型的男人或典型的女人,坚强、果敢的女性很多,温柔细心的男人也成为时尚。所以,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按一种模式发展自己,应该让所有孩子按自己的本来面目去发展。
该课题组负责人史静寰博士说,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公平、平等、发展的研究正在深入,性别平等的研究是其中的前沿课题。中国教育改革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标准正在制定,新教材的编写正在进行,使教材与性别的研究具有了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应该研究如何在正规和非正规教材中促进性别公平理念的实践,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培养男女两性共有的优秀品质。(蓝燕)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