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16日起,上海市高中阶段录取工作全面展开,本市11余万考生的家长也忙碌开来,记者在部分区中招办看到,门口有许多焦急的家长在等待,他们仍在为孩子录取到理想的学校而努力,而校长和考生似乎在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
昨日上午11点多,黄浦区中招办门口,一位40多岁的李女士正在看各校分数线,记者上去和她攀谈。她说:“小孩考得不很理想,共448分,不过我没有责怪他,因为他已经尽力 了。”“那准备上什么学校呢?”记者试探着问,她笑了笑:“你看,我小孩要进这上面分数最高的学校(复旦附中),我准备花点钱。”
还有的家长看了分数线后,马上用手机向家里人反馈情况,要尽快“想办法”进名校。
在招生时节,校长往往是难以找到的,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校长,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其实,校长也有自己的难处:各方面的人来打招呼,有的“得罪”不起,可分数线下的考生收多了,又难以保证质量。于是,一些校长被迫关闭了手机、寻呼的联系方式。
徐汇区一位考生只考了390分,没能上普通高中的录取线,他得知分数后,整天不肯出门,而父母似乎并不气馁,到处为他联系学校,虽然父母没有批评他,但他觉得很难过,说早知如此,以前就应该好好学习。接下来的20多天,考生还要在无奈中等待,等待录取通知书。(记者郭文才)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