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澳门7月23日电(记者李鲲) 澳门特区官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今天在此间举行仪式,正式启动“澳门历史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程序。
中国计划在2003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将包括“澳门历史建筑”,其中有妈阁庙、郑家大屋、教堂、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等20多个重要建筑物。
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形容这些建筑本身就是“内容丰富的历史教科书、生动的东西方艺术史、展现多元文化的生动范例”。他说,这些建筑群已基本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要求。据介绍,特区政府将组成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并把申报工作发展成一个全民参与的保护和推广澳门文物的活动。
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澳门重要的建筑文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澳门居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由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经过一整套复杂而细致的程序,澳门本身尚缺乏申报经验,因此从今年四月开始,国家文物局专门派出文物专家到澳门进行考察工作,协助澳门特区文化局制订了申请书的初步文本,并就有关申请程序和相关配套工作提出建议,使澳门的申报工作加快了步伐。
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1972年为了保护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设立的一个评审项目,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3个类别。截至2000年底,全球已经评选出690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于1986年开始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已经拥有长城、故宫、兵马俑等20项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武陵源等3项世界自然遗产,泰山、黄山等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名列全球第3位,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完)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