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小李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的三年级学生,现在正利用暑假在某搬家公司打工。他说,有活干时,公司会呼他。但他和几个同伴常常累一天,楼上楼下地为几户人家搬东西,也才能一人从公司里拿到15元钱。他心里不服,但没办法,因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太难了”。
据记者了解,在现在的省城合肥市,如小李这样利用假期打工的学生不少,而且似乎 越来越多。但是,像小李这样干一天活就能拿到现钱的“还算比较走运”,有些学生被这个厂家、那个商家“试用”了十几天或个把月,结果还是被以种种理由打发走,常常一分钱拿不到。更有甚者,一些涉世不深的学生,因为急于为父母“减负”或寻求工作经验,常常被一些不法劳务中介机构勾结缺德厂家和商家玩于股掌之中,不仅劳无所得,而且还赔进不少冤枉钱。至于学生特别是女学生被骗进“藏污纳垢之所”者,也是时有发生。
省城一所大学的一位老师认为,学生打工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多跟劳务中介机构有关。现在省城形形色色的劳务中介公司多如牛毛,无牌无照的“野中介”更是占了相当比例,这些无良“野中介”常常欺骗没有社会经验、不懂自我保护的打工学生。这个老师觉得,在合肥这个“科教城”中,大中专学生比例那么高,想在暑期打工或在平时上学期间勤工俭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适应这一人群的需要,保护这些学生的权益,为什么不能办一个真正规范、专业的学生劳务中介机构呢?
该市一家职介中心的有关人士分析,在目前的学生劳务中介方面,大致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会中介机构“附带着”做这种“短期工”中介;另一种是某些大专院校有帮助学生勤工俭学的部门。这两种中介形式,都已远不能适应现在学生们打工的需要了。
因此,他认为,以政府为主导,将两种形式整合起来,成立一个以“公益性”为主要特色的常设专业学生劳务中介机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样一个中介机构中,一方面通过政府劳动、人事等部门或其他“社会化”运作形式,使各种工作岗位信息被及时“归集”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大专院校的相关部门的努力,也可以掌握想打工的学生们的最新情况。这样一来,学生找工作就不那么盲目了,找工作的效率会随之提高,而打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也能得到保护。应该说,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也将对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稳定大有裨益。 ·本报记者 赵经舟·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