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昨天下午5点,高考网上录取现场还是一片静悄悄,200台电脑安静地排在机房大厅里,没开空调的大厅有点闷热;但从今天开始的一个月里,这里将成为全省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所在,200台电脑将牵挂着全省11万多考生的命运。本报记者昨天获准进入高考录取现场,为您揭开高考录取现场的神秘面纱。
录取现场戒备森严。合肥炮兵学院的几个大门均已采取了封闭措施,无关人员一律不 得进入现场,记者乘坐的车由于没有通行证,被挡在招办驻地的门外,几个哨兵只认证、不认人。
网上录取现场的封闭措施更加严密,除大门口的哨位外,每层楼道也均设有哨兵。进入录取现场所在的四楼和五楼,还要通过一道哨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电脑成为各工作单位的“必备武器”,录取的所有程序都将通过网络完成,调档组、计划审批组和录检组今年都是几十台电脑同时工作。
在网上录取的中枢神经——数据中心,贴有警示性标志,只允许9个人进入,非课题组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并单独派有一名军官“把守”。省大招办主任刘有鹏说,“全省所有考生的信息都集中在这里,就是我要进去,也得换证”。几名希望进去拍摄的电视台记者被挡在门外。
在最关键的机房大厅,200台电脑已准备就绪。每台电脑均作了编号,招生院校今天将“对号入座”。据介绍,每台电脑均设有密码,招生院校在今天早晨进场前才能获取一个装有密码的信封,此前整个密码将处于保密状态。而且,每台电脑的密码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都将更换。
由于考虑到招生院校的实际情况,大厅里还额外准备了100多张椅子,供招生老师使用,电脑则根据各校招生数予以配给,但每个院校只能看到本校的录取信息。
据介绍,从今天开始,高考录取现场将进入严格的封闭状态,记者采访也需要通过特别批准,以确保录取工作万无一失。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