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各地各高校今年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完善就业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做好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和就业指导,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许多地区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比去年有所好转。
据悉,各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建立健全了就业指导机构,切实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政策支持。浙江省出台的政策中,取消了对毕业生择业地域的限制,为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业提供保证,支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重庆市制定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放宽毕业生择业条件,并完善了配套服务功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将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部门合并,建立了学生就业中心,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各地各高校还进一步加大就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及时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供需信息。东北师范大学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录入全校所有院(系)的专业设置、专业介绍、毕业生个人的详细情况、需求信息,让用人单位一目了然,并与全国百余所省级重点中学签订协议,初步建立了首批百所就业基地。东北大学开展了百家企业网上行活动,为学生和企业搭建相互了解的桥梁。各地各高校还加强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许多大学开展了毕业生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突出培养学生到基层工作及创业意识。各高校今年在探索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方面普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南开大学举办了100多场专场招聘会,“供需”双方洽谈气氛活跃。武汉大学向合作单位发信函近3000封,共接待用人单位400余家,组织小型供需活动约250场次。上海交通大学与江苏省苏州市、常州市携手创建了毕业生社会实践和创业基地,加强了校企联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武汉理工大学还创办了常设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星期日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建成了毕业生就业专用场地、专用报告厅和洽谈室。
瞿振元指出,尽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比较顺利,但高校毕业生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供需结构性矛盾将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而日益突出。因此,高校今后的发展,一要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培养宽基础、高素质的学术创新性人才以及大量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二要突出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积极新建一些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三要继续加大就业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加快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健全就业法规和市场建设,推动就业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尹鸿祝)
   订英语短信 日积月累收获多多
      订留学短信 出国动态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