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栅栏除了把“干扰”隔离之外,是否也把人与社会的交流都隔离开来了呢?(摄影/本报记者 贾婷)
生活与普通孩子彻底分开 教学楼一分为二 编制特殊教材 配备专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本报记者郑淑华、陶俊峰报道 明天,来自全国的80多名智商在120以上的“天才”孩子将在清华志清中学聚齐,参加开学前的心理辅导课程。下月起,他们将成为该校首届超常班、试验班学生。而据主管此事的该校副校长孙庆君介绍:“天才”们入学后,将与普通班的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彻底隔离,在一个几近真空的环境中完成他们的中学生活。
彻底隔离,尽量避免普通学生对超常生们的干扰
昨天,记者在位于清华附中正北的志清中学看到,学校惟一的教学楼里正在紧张施工,据该校老师介绍,教学楼将被从中间隔断,一半归超常班和实验班,另一半则由普通班使用。在住宿方面,现在由普通班学生居住的一栋宿舍将被腾空,以便新入学的“天才”们入住。而普通班的学生们则被安排住进了另外的平房宿舍区。据说,校方当初曾打算7到8人一屋,这样,全校的学生恰好可以在一栋宿舍住满。但为了避免开学后相互影响,校方最终决定把宿舍楼全部腾给超常生住,并将在宿舍楼周围安排保安昼夜值勤。此外,学校还计划为超常生安排专用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对于这样的安排,校领导表示,这么做,就是要为超常生创造最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量避免普通学生对超常生们的干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担心在超常孩子的家长中似乎更为普遍,一位女学生的家长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把孩子送进超常班最担心的就是“早恋”问题,因为十几岁的孩子们在一起,都正处于生理发育高峰期,时间长了,难免会互相吸引。
是否需要隔离成长,孩子们说不太清楚
几天来,在超常班报名现场,记者见到了十几位前来报名的孩子,单从外表看来,他们与普通孩子似乎并无异常。一位山西来的孩子说,他在现在的学校学习生活得很好,与同学们相处的也很融洽。而对于记者“隔离教学是否会对超常生的发展有利”的提问,琢磨了一会,他说:“不太清楚。”
超常孩子一定要“隔离”才能成才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教授认为,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少量实验是可以的,但是,不管智力超常还是普通的孩子,都应该在自然环境下成长,而不应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培养。人的天赋确实各不相同,但是智商高的不一定就会有成就,对于超常儿童不要拔苗助长,不要人为干扰,关键是要因材施教。
北大附中张思明老师说,“培养人应该把人放到社会中去,因为无论是超常生还是普通学生在做人方面标准是一样的。北大附中也有实验班,但是并没有和普通班的学生隔离,因为在普通学生的身上也有实验班学生可以学习的地方。”
市教委德育处李先生也认为,对天分确实比较高的学生采取超常规的方法进行教育可能是有益的,但是作为基础教育来讲,青少年成长有一个自然规律,不应该打破这个规律。
订英语短信 日积月累收获多多
订留学短信 出国动态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