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171名考生在北京会议中心,参加了北京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的面试。面试分为16个组,每个组7名考官,由市委各部委领导、各选拔单位的主要领导、学科领域带头人、心理测评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面对考官,即便是那些曾在工作中叱咤风云的老将,也感到有些紧张。与前三届高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相比,今年的考试更趋于成熟。
在38个职位进入面试的171人中,中央单位的有63人,占36.8%,外省市单位的有33人,占19.3%,市属单位的71人,占41.5%,另外,来自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的有3人,“三资”企业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111人,占64.9%,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8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中共党员157人,占91.8%;从职务情况看,有正处级以上干部119人,占69.6%,其中副局级干部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4人,占49.1%。
在北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竞聘面试现场,一位年仅31岁的考生感到超水平发挥。他告诉记者,这次面试的专业题部分与本企业的实际工作联系比较紧密,而他原来就是这个单位的,所以考得不错。他说,外单位的人只能从理论上去阐述,自己则占很大优势。他感到,这些专业题基本没有超出自己的工作范畴。
考生走出考场后议论最多的一道题是:北京天津联手的优势互补问题。考生普遍感到,对于奥运与环保、三个代表等热点问题,平时思考较多,而这道题平时几乎从没思考过。有位考生告诉记者,此题其实报纸上曾讨论过,看来,参加此类考试,唯一的复习方法,就是多看书、看报,再有就是平时的积累了。
一位考官向记者透露了此次考试的评判原则:第一,考察的是考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一个问题,不一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也不一定与考官的想法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比如此次面试综合题中的“你对一朝君子一朝臣怎么看待”,考生应分析这个现象产生的根源并对此题提出自己的判断标准。第二,考察考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眼界是否开阔。第三,此次考试的专业题占分量比较大,这些专业题比较能客观反映干部的专业能力。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提出不少好的建议。一位考生感到,考试时间短,只有40分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是否可以延长考试时间;一位考生提出,能否将这种结构化面试形式改为文件框式的情景化面试;一位考生则希望安排几分钟的自由交谈。看来,此类考试已越来越趋于成熟化,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一位考生告诉记者,公开招考高级领导干部是今后选拔干部制度的趋势,自己正是想来感受一下这种大趋势。(宋伟)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