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外地比北京好读书吗--透视北京学生外地借读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1/08/30 10:16  光明日报

  门头沟区的小王今年大学毕业了,与别的同学不同的是她的高中三年是在山西借读学校度过的,而类似她的情况的同学他们班就有好几个。近几年来,北京籍考生在外地借读的比率日益上升,据初步统计,仅2001年就有近千名,借读的范围不仅包括高三、初三,也有高二、高一、初二、初一等基础年级,借读的学校近的有在河北、天津等周围省市,远的有四川等,河北三河某重点中学今年就有120名北京籍学生回京参加高考,而在这120名学生中,几乎都考上了大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什么北京籍考生纷纷到外地借读?

  家长:升学是关键

  成绩不好,要进本市的重点学校是不可能的,而一大笔择校费又让家长们为难,相对而言,一万五左右的借读费还是能让现在的北京家庭接受的。家住丰台的一位陈姓家长对笔者说: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哪个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趁自己家境还好,把孩子送到外地更好的学校学习,我们作父母的也尽心了。当然,大多数家长是冲着借读学校好的教学质量和严格的管理去的,一位家长对笔者说,自己孩子在自己班上还可以,但是整个学校教学质量不太理想,学校管理上也不尽如人意,换个环境或许孩子能更好些。当然,他自己的自立能力还行,到那里应该能适应。

  也有家长对孩子在外充满了担心。子女在外就读,家长无疑承受着金钱和精神双层的压力,一家长感叹:一笔不菲的借读费不说,让孩子远离自己,毕竟让人放心不下,现在的孩子从小活泼,那种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也不知道能不能受的了。

  借读学校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除了每年5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八月底的招生广告中特别说明的类似“为确保北京籍学生的教学质量,使用北京统一教材与北京某中学同步教学,同步测试,同步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各类考试”、“学生全部寄宿,实行全封闭式的精细化管理”等承诺外,它们还让那些曾经在校借读的学生充当“活广告”。百分之九十几的借读生升学率对北京的家长们无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

  学生:为了能进理想大学

  学生是借读的主体,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说法。前面提到的那位小王对于自己曾经的借读生活一脸惬意:我觉得那里挺好的,重点中学嘛,老师上课很认真,而且学习的氛围也很好,几乎每天都上晚自习,同学们也从不大声喧哗。大家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考上大学。对于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无所谓啦,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挺过去呢?也有高二一位学生给笔者讲了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借读生,本来学习不太好,来到重点中学当然是看中了它的教学质量,但是学习一直跟不上,老师对他也没有好眼色。班上的同学也不太关注他,于是他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上又是封闭式管理,难得回家看到父母,平时给人的感觉总是惶惶忽忽的。

  某借读中学一老师认为:借读生的产生和升学率分不开,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同时她并不反对现在的学生去借读,她认为现在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适当而又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结合自己的经验,她说学校实行了竞争上岗,现在的老师也很认真负责的。

  借读生因为户籍还在北京,借读学校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而已,他的高考升学成绩是不会计入该学校的升学率的,加上一笔借读费,借读学校当然是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借读学生原来的学校,学生在外地重点中学读书后回来参加高考,很可能取得“真经”,这对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是有益而无不利。这也是造成借读生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借读学校也不仅仅是为了钱,对他们来说,突破学校区域限制,打破教育的地区垄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所在。河北三河一中的杨校长对笔者说:现在好多学校已具备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现在很多的教育发展趋势还远远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国家将来要普及高中教育,借读生的产生也是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他说三河一中今年借读生只招了100名,但还有很多家长来咨询,明年的可能也要招200名左右。杨校长说,借读费应该适当地收一些,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们学校的借读费是北京郊区县重点学校的二分之一,他认为这也是吸引北京学生去外地借读的原因之一。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对于借读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专家们表示不容乐观。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沃建中博士告诉笔者:现在北京许多中学生在外借读,是看中了那里的教学质量,不能否认,那里的应试训练程度较高,但是,像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如果处理不好,对学生心理上就会有影响,那种全封闭式的军事化的管理会给那些一时跟不上重点中学教学进度的孩子造成一种压抑、孤独的不良情绪,封闭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可以理解,但在送子女到外地借读这件事上还需慎重,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以免留下“后遗症”。(本报通讯员吴明京)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推荐】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每月十元钱网上安个家 建个人家园展个性魅力
新浪育儿频道“情系小茵子”爱心大行动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运动之美 世界共享 李宁-新浪十强赛专题
看战争巨片《珍珠港》 获精美珍藏礼品!
电视节目短信--不看电视报 节目早知道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