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北大学子爱心支教在安徽遭遇“分家”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1/08/31 11:30  生活时报

  本报5月1日第四版特别报道曾刊发了题为《北大学子为何成了“乡村孩子王”》的报道,讲述了北京大学毕业生殷永纯辞去京城某报记者、来到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村民杨华创办的“复兴学校”义务支教的事迹。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8月1日,记者得悉,殷永纯与杨华已经分家……

  “学校是我办的,你们不干可以走”

  8月15日一大早,记者到达了张村镇。很快,记者见到了殷永纯。夏日的阳光将他晒得黝黑黝黑的,与当地大多数青年已没了区别。除此之外,眼前的一切同记者第一次到来时似乎并未有大的改变。“变化的是人,学校的创办人杨华已经同我们分手了。”殷永纯说。

  据介绍,“复兴学校”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不久,北京、上海、合肥等地来了不少人到“复兴学校”参观访问。在这群人中,上海人袁先生、北京人郑小姐暂时留了下来,并与殷永纯、赵志雄(在殷永纯影响下,来到“复兴学校”支教的河北理工大学学生)、杨华3人谈起了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袁先生建议成立一个董事会,让更多关心“复兴学校”的人加入,吸纳更多的资金注入进来,并最终把“复兴学校”办成一个社会公益性质而非属于某个人的学校;学校在董事会的管理下运作,并将财务透明化,向全社会公开。

  “我和志雄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动议,会让学校具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殷永纯说,“但是杨华对此没有很大兴趣,他更多的是选择沉默。”由于杨华的沉默,此事一度不了了之。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又让这个提议重新摆上台面,并最终导致杨华与殷、赵二人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裂痕。

  “随着全国各地一些媒体的相继介入,知道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其后,一些热心人开始向学校捐款。如何管理这些资金便成为我们一再讨论的问题。”殷永纯说。5月6日,经过再三商议后,3人共同请了一位名叫周心凤的人担任学校的会计,并且达成口头协议:所有的钱由周心凤管理,学校的每一笔支出需由杨华签字。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据介绍,随着给学校的捐款越来越多,杨华开始经常性地骑车到镇上邮政所取钱,而具体的数目和笔数却再也不为殷永纯和赵志雄二人所知。殷永纯的房东姚秀兰介绍说,所有的课几乎全压到了他们二人身上,而杨华只管到镇上取钱。

  “这些钱凝聚着多少人的爱心啊,如果不将这些款项公开,并且用到学校的发展上,那么,我们就辜负了那些爱心。”殷永纯说。随后,殷永纯与赵志雄再度与杨华商量起成立董事会的事,并草拟了一份协议,要求学校由董事会进行管理,而不是属于任何个人,财务要透明化。5月中旬,3人及周心凤、高广雄(新桥村原村支书)在村民张建立家就此协议展开讨论。但是,杨华的态度仍未改变。据殷永纯介绍,在此期间,杨华甚至说出了“学校是我办的,你们不干可以走”的话,这激怒了殷、赵2人。“如果不达成成立董事会的协议,我们就分开。”赵志雄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态度。

  据殷永纯介绍,在争论了几夜之后,杨华等6人在“成立董事会”的协议上签了字。签字当晚,由于夜已深,高广雄很困,故而未来得及在随后抄录的另5份协议上签上6人的姓名。第二天,杨华便借故在殷永纯处拿走了这份惟一的有6人签名的协议,之后便再也没有还给殷永纯。殷事后曾经向杨华要过这份协议,但杨华却告知:他根本未见到这份协议。

  “我们已经分手了”

  6月15日,袁先生和郑小姐再度来到“复兴学校”,并为学校买来了不少物品。2人此行的目的除了探访之外,便是促成董事会的“筹委会”成立。袁先生与杨华就这一问题足足谈了两天,之后,他告诉殷、赵2人,杨华已同意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合作。

  6月17日,应涡阳县一私立中学的邀请,杨华、袁先生、郑小姐及殷、赵2人去了一趟涡阳。中午,5人在涡阳县城的一家饭店里吃饭。席间,成立筹委会的事被提出并征求杨华的意见,与此同时,有关对杨华先期投入进行补偿的意见也再度被提出。杨华仍是沉默不语。见长时间商量未果,于是,除杨华之外的4人便在“复兴学校”的网页上发布了“筹委会”成立的消息。据殷永纯介绍,参加“筹委会”的成员有10人,均是关心“复兴学校”的热心人士,而且还有位美籍华人,他们大多数在网上结识,并将定期在网上开会议事、通过网站募集资金。殷永纯告诉记者:“筹委会”成员的材料都已在县里备案,并且已得到核查,决不是如个别人所说的“骗子”。

  第二天,除杨华外,4人到利辛县城向县里汇报了此事。据杨华说,这天,他曾与4人通了电话,表示同意成立“筹委会”,但权责一定要明确,得到的答复却是“你不需要管这件事了”。在杨华家中,记者还看到这样的一张字条:“复兴学校杨华同殷永纯、赵志雄于2001年6月17日正式分手。”

  杨华还介绍,不久后,殷、赵2人重新租赁了原有的教室,并且换了新锁。6月23日,学校在这天举行期中考试,杨华再度来到学校帮助发卷子,但这一要求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已经分手了”。“那一刻我很伤心,我亲手创办了这个学校,并为之花了1万多块钱,丢了工作,也失去了女友,却没想落得这样的结果。”杨华感慨地说。杨华的母亲谈起这些落泪不已,她忿忿地说:“他们两人是大学生,县里支持他们,他们甩掉了杨华。”

  谈起与杨华的分手,赵志雄说:“当我们出于公心希望学校能步入正规化并为之积极努力时,杨华认为我们要抢他的校长位子,于是他极力让我们离开学校,是杨华先甩掉我们的。这学期学校对一些学生收了200元钱学费,而这么大的事杨华也没和我们商量,并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仅收学生数额很少的书本费,其余都是家长捐来的钱。实际上情况并非这样,长此以往,学校还有什么信誉度可言?”

  记者在新桥村采访了一部分群众。一位姓高的村民说:“杨华把捐款拿到手里,而且账目不公开,这不对。现在他又把自家的旧房子扒掉,重新盖了新房子,看上去结构像教室,可谁知到底是住人还是作学校呢?殷、赵两位老师是真的冲着村里孩子来的。人家不是为了钱,弄钱也不必要到我们这里来呀。这样的老师十分难得。”记者发现,持这种看法的村民不在少数。记者在杨华家看到,原来破旧的房屋已经被扒掉,新盖了6间面积不小的砖瓦房。据杨华介绍,盖房用的是捐款,房子将作为教室,他准备另起炉灶。

  说起捐款,杨华坦言,这些钱总共有3万元左右,一部分在他手里。至于余下的捐款作何用场,杨华说还没有想好,但一定会给人们一个很好的交待。而殷永纯、赵志雄则反映,杨华收到的捐款绝对超过3万元。至于殷本人所收的一些捐款,他已经在学校的网页上全部作了公布,每一笔开销都在网上可以查到。

  复兴学校将迁新址

  7月31日,利辛县教委正式批准了“利辛县复兴学校”的办学资格。“批复”说:“据考察,该校已初具规模,办学条件已基本具备,经县教委研究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同意开办。校名定为‘利辛县复兴学校’,办学地址:张村镇淝东行政村。”殷永纯承诺,新的“复兴学校”仅对学生收取书本费。“因为我们的宗旨就是让学生都上得起学。”(本报特约记者 余英国)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推荐】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厦门市16名教师赴宁夏支教 (2001/08/28 15:03)
云南省政府欢迎上海赴滇支教教师 (2001/08/28 11:29)
第五批美国支教教师共48人抵达深圳 (2001/08/28 09:02)
赴黔支教的深圳市青年志愿者出版文学著作 (2001/08/07 13:28)
马华裔女青年何佩彬自费支教甘肃 (2001/06/22 09:0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天一款手机送给您!
每月十元钱网上安个家 建个人家园展个性魅力
新浪育儿频道“情系小茵子”爱心大行动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运动之美 世界共享 李宁-新浪十强赛专题
看战争巨片《珍珠港》 获精美珍藏礼品!
电视节目短信--不看电视报 节目早知道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