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今年高考成绩普遍好于往年,理科有162人超过600分,文科有579人超过500分。
在高考成绩揭晓、分数线确定的新闻发布会上,新疆招生办公室有关人士将此称为丰收,随后对这种丰收表示担忧:由于新疆采取的是考生先报志愿后公布分数的方式,因此,高分考生志愿撞车现象较严重,影响考生如愿就学。
今年新疆高分考生的志愿撞车可以称得上惨烈。北大、清华的理科在新疆分别招10名和27名,结果报名人数分别达25名和73名。更令人吃惊的是,新疆本地重点院校招生也面临尴尬。
被列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新疆大学,今年计划招生2064人,但报考该校的上线考生仅130人;新疆师范大学计划招生1149人,上线报名考生只有53人;石河子大学计划招生208人,结果上线报名的只有9人。550分以上的考生无一人报考本地院校,最终只能靠招办调剂、降分才勉强完成招生。与此对应的是,作为第二批次录取院校的北京工业大学理科计划招23人,超过436分录取线报考该校的考生有97人,结果该校录取的考分最低也在550分以上。
负责新疆大学招生的有关人士说,由于考生普遍感到自己的分数不错,因此纷纷报考外地院校,结果使本地学校“吃不饱”。乌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中学之一,今年北大在新疆共招生21人,一中就占了9人。据对该校一个班的调查,全班前15名学生没有一名报本地院校。
一名考了513分但因志愿撞车而没能上大学的学生对记者解释说,到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接受大学教育,将来肯定就业机会多,出路好。
乌市一所重点中学校长认为,新疆考生偏重外地院校有一定的家庭因素,因为有相当多的新疆人是二三十年前支边来的,在外地亲友众多,孩子到外地既加深家族感情,又有人照顾。但这不是决定因素,起根本作用的是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学生报志愿,这只手就是经济差距。差距越大,推力越强。
一位当年的上海知青、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种棉花的农工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如果不想活得像我一样辛苦,就考回上海吧!”他的孩子对记者说:“老师在高考前激励他们的话是:你能在东去的列车上把别人挤下来吗?”“我10多年前带过一个班,有40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一大半在外地上学。今年春节期间,这个班的同学聚会,我发现在外地上学的基本上都没有回新疆工作,一打听,在外地工作的同学景况普遍比在本地好。”在一所重点中学教英语的陈老师告诉记者:现实就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什么偏见,学生的选择理所当然:人往高处走。
高考志愿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代表了新疆目前面临的人才流失的严峻现实。
然而,记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采访过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这个地处沙漠的集体云集了70多个大学毕业生。据介绍,这里目前已经形成了人才高地,全国学石油专业的不少毕业生都要求到这里工作,能来这里的可谓“百里挑一”。塔中作业区经理曲浩告诉记者,这块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中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里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采油技术,大学生一毕业就能接触到这种技术并独当一面,这是一种难得的成才机会。
艰苦、工资不算高的塔中能吸引人,是因为它能提供成才机会,而把塔中放大到新疆,如果新疆也是一个能让人迅速锻炼成长的舞台,情况又会怎样呢?(郝磊)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