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是上海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记者在久隆模范中学、昌邑小学等多所学校采访时发现,除了备课材料外,许多老师的桌子上多了一本自修英语辅导材料和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新学期刚开始,上海的中小学教师就绷紧了“弦”,开始抓紧时间学习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了。
“双语”教学排出时间表
记者从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有关部门已排出了教师学习外语的“时间表”:力争到2005年,市区中小学至少有一门非语言课程用英语或其它外语教学。这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双语”教育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据了解,不少教师一听“双语”望而却步。以某市重点中学为例,目前该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能够用全英语上课。一位普通中学的校长说,现在不让老师们赶紧补“英语”,到时候就肯定会被淘汰。于是,新学年一开学,一些区县就开始培训了。如闸北区有12所中学、20所小学和20所幼儿园开始开展“双语”教学。黄浦区向外教、外区“借脑”,引进外籍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卢湾、黄浦、静安、普陀等区每年选拔教师出国培训,积蓄“双语”师资。
教师大脑借助电脑
上海力争到2002年,所有中小学都能通过网络专线实现“校校通”,2005年,实现小学15比1、初中10比1、高中8比1的学生与电脑的配备标准。
建立“校园网”、建设“数据库”,关键还要建教师队伍。报童小学余敏校长说,有了这个“网”,不仅可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带来很多便利。各区县也加强了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如黄浦区信息中心给全区8000名教师每人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并对教师干部进行“地毯式”培训,使他们全部学会从网上获取资料,会用电子网络上课。普陀区对区内1100多名非计算机学科教师和100名计算机学科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
(记者郭文才)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