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西安几家医院和心理诊所了解到,每到开学前后,带着孩子来做智力测试的家长就会多起来。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家长们常常因不能客观地对待智力测试而陷入误区,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误区一 智商高就是“天才”
东郊一心理诊所的张医生指出,有些家长抱着鉴定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的目的来做智力测试,这显然是荒谬的。智力测试只是儿童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而且,家长和老师要明白,除天分外,孩子的发展更多是靠后天教育。不能认为孩子智商指数高,就应着重培养;孩子智商指数低,就让他“自生自灭”。
误区二 智商等于智力
据介绍,目前的智力测试通常由语言、数字和图像等3部分内容组成。但实际上,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有的专家认为,人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心理调节等7种智能,而目前的智力测验是不可能全部测试出来的。另外,智商是对一定人群按统计学方法得出的商数,虽与智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等于智力水平。
误区三 孩子都需测试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只占人群的极少部分,90%以上的儿童都属智力正常范围。因此,专家们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化、弱智儿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适用,一般人不必测智商,动辄让孩子做智力测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误区四 一测定终身
心理专家们认为,人的智商是变化的,一次的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心理学家曾选出若干名学生进行过这样的智力测评,事先不透露真实情况,然后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发现,被称为好的一组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果然成了不好的。这个实验结果告诫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智力“一锤定音”。(安平)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