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扩大招生比例 培训地方官员--哈佛亲密接触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1/09/10 09:45  北京青年报

  上周一带着一项特别的使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亚洲部主任赛奇教授(Anthony Saich)再次来到他迷恋的中国。

  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来华,赛奇教授既不是为了招纳中国的年轻英才,也非为了研究项目,此次来华教授准备和中国政府商谈的问题是,为中国地方政府培训官员的项目。也就是说,几年之后,中国将有一批从哈佛学成归来的洋县长、洋乡长们。

  哈佛肯尼迪学院亲密接触中国--因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哈佛不断扩大在华的招生。”赛奇教授告诉记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近年来加快了同中国接触的步伐,几年前在肯尼迪学院还很难见到中国学生的身影,现在随着MPA走近中国,到哈佛接受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多了起来,他们中间有政府官员,也有私营企业主,还有许多社会组织机构的成员。有的接受有学历的教育,更多的则是接受中短期的培训。

  “在肯尼迪学院,有一个项目是专门提供给有8年至10年工作经验的杰出人士,这些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从业经验,而不同国籍,他们到美国不是要他们美国化,而是要他们互相了解,有着不同的发展视角。”教授有一个梦想,就是用5至10年的时间,让中国想接受MPA教育的人才,在中国本土就能够实现这个梦想,他目前致力于帮助中国培训MPA的师资,完善MPA的教材。

  目前肯尼迪学院正在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以帮助中国最好的大学培训他们的MPA教师,让他们尽快拥有自己的MPA教学体系。

  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她会让人上瘾

  赛奇教授是最早一批到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1977年作为中国与英国首批交换项目的15个学员,带着对神秘东方的好奇,他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由于正是“文革”末期,他们能够学到的书本知识并不多,但中国的一切都让他们着迷,至今在南京大学他曾经参与过的不长时间的学农、学工生活还让他津津乐道。

  留学生活十分清贫,他们和中国的老百姓一样,使用布票、粮票,在北京就读期间,那时惟一奢侈的享受就是每周可以喝一次啤酒,骑一个小时的车子从位于市郊的学校赶到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京饭店,“那个老大爷高兴就会给我打一瓶,不高兴我就白来了。如果那时,有人跟我说,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我根本不会相信。”

  也正是这种经历,更让教授感叹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现在来华旅游的年轻人,不会觉得中国现有的一切有特别,甚至还会觉得中国远远不如他们的国家,但有过我这种留学经历的人,才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在二十年间经历了什么!”

  目睹了中国巨变的他,已经解不开深深的中国情结,不只因为他娶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女子,有两个可爱的有着中国血统的儿女,更重要的是中国深深地植入了他的身体。

  “福特基金会驻中国首席代表,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这些游历很广的人,到过世界许多地方,而他们来到中国之后,都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有意思的地方,接触到中国就会上瘾,就会难以忘怀。”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腐败,比如不平等,但这些情况正在减少,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能够更清晰地客观地感受着中国的变化。”也正是那不长的留学生活,让赛奇教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在其后二十年间发生的变化,也是在今天,他在哈佛肯尼迪学院担任《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际发展》两门课程,而他口中的中国让来自中国本土的学生们也吃惊不小。

  现代中国时刻吸引着我的眼球--每当我想可以将目光转移,一个新课题立刻又在中国出现了

  教授在哈佛肯尼迪学院不只担任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他还是一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在中国的留学经历,每年几次地往来于中国,1994年至1999年,担任福特驻华首席代表,在中国最贫穷的边远山区,奔走调查的经历,让他的研究更显深厚。

  他侧重于亚洲政治决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1981年他出版了《政治与政府》,其后是《80年代的中国社会政治》、《改革的发现在毛泽东的中国》、《集权的风险》,一本本的专著不断出笼,用他的话来说,我是一位英国人,我对英国的看法可能不那么客观,但我对待中国可是绝对的客观。

  这位从年轻时就与中国相约的学者,经常将他的目光注视着中国,邓小平南巡了,中国加入WTO了,博士说,每当我觉得应该研究其他国家,将目光转开了,中国就会出现一些新事物,让我觉得应该关注一下,看一下,来一次。而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

  而目前哈佛肯尼迪学院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项目研究,博士认为作为科学家,不应该放过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环境保护、法律、就业、农民问题。中国政府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赛奇教授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课吸引了来自哈佛各学院的大量对中国有兴趣的中外学生和访问学者,这门只开了两年的课程获得听课学生很高的学年评价,这不仅仅是由于赛奇教授的讲课内容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精深研究和有高度的概括,而且与中国发生的现实情况紧密相连。每学期的课上,他也常常邀请资深杰出人士MPA项目的中国学生提供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讲题,比如来自中国国家民政部的王振耀先生的《中国的村庄选举》,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甘东宇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零点调查公司袁岳的《中国社会管理的分化:政府权力与非政府权力的演变》。在他的课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学生,在教授用英语熟练表达的“三反”、“五反”、“南巡讲话”、“费改税”、“三个代表”面前,既紧张又新奇。

  肯尼迪学院--“政治”领袖教师最多的学院

  教授所在的哈佛肯尼迪学院,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政治家,走过肯尼迪学院讲台上的教师中有芬兰的前总理、危地马拉的前总统、克林顿政府的幕僚,英国工党的领袖,许多教师有着多年的从政经验,他们将他们的领导艺术、智慧在这里发挥与传播。即使是一般学生,他们也是许多鼎鼎有名的政治家的选举运动的志愿者、著名跨国企业的实习生、卓有声望的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分子。

  而来到哈佛学习的中国学子,也在不断地更换,“80年代出来的中国学生更有理想,更有活动,而90年代出来的中国学生更现实,他们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赛奇教授这样认为。“他是外国教授,但我们中国学生从来不把他看作是外国教授”,刚毕业的2001届肯尼迪学院MPA学生、零点调查公司的袁岳这样说。(牛金荣)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推荐】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美国哈佛大学从今秋开始提供闽南语言与文学课程 (2001/09/08 11:05)
做哈佛还是做“野鸡”--透视民办高校招生无序战 (2001/09/07 11:30)
“哈佛”高材生范玮琪坦承自己是生活白痴 (2001/09/06 10:32)
哈佛校坛掀起中国风:肯尼迪学院的中国学生 (2001/08/23 10:38)
人物特写:央视主持人张蔚--从哈佛到《对话》 (2001/08/10 18:10)
剑桥VS牛津 耶鲁VS哈佛--名校百年赛艇对抗史 (2001/08/09 05:41)
成功来自良好的氛围--北大女孩轻轻松松上哈佛 (2001/08/07 13:32)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MPA(国际发展专业)简介 (2001/07/20 11:50)
哈佛口出狂言 剑桥反唇相讥--英国教育在反思 (2001/07/19 10:19)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