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学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八十年代中期,1993年正式成为成为硕士授予单位。学校有研究生导师34名,在校研究生近60名。学校一直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研究生在省、 部组织的竞赛和考核中多次获奖。
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地址:中国.南昌.昌北开放开发区
邮编:330013
网址:www.ecjtu.jx.cn
电话:0791-3970164;018-59186
传真:0791-3970164
劳动经济学
本专业于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于1996年被江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专职人员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以经济学为基础并与产业经济学等具有密切联系的研究劳动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和机制的学科。主要研究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收入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理论方法和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领域中都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予以解决,劳动经济理论和方法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⒈工资收入分配研究
主要从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出发,研究工资与企业分配方案和内部工资分配制度。企业劳动量的计量以及工资与企业效益和发展潜力相关性,研究工资与公平效率、工资与物价、工资与就业等问题的关系。
⒉社会保障
主要研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个险种的运作以及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的原则及保值增值的各种方法;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前沿问题。
⒊人力资源管理
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保持、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管理,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重点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务分析、人员招聘与评价、职业技能鉴定、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报酬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施工队伍合理规模研究;铁路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研究;铁路工业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与开发利用研究;江西省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
统计学
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专职人员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
统计学是以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研究客观现象数量规模性,并进行科学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论学科。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农学、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作为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的统计学,以哲学、数学和经济学为基础,应用描述与推断统计等方法,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
⒈统计理论与方法
本方向主要研究一定时期统计在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作用,研究某项事物的规律、统计信息及统计预警监督、统计管理模型、统计科学体系以及统计发展、统计方法改革等方面内容。
⒉经济统计分析
经济统计分析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评定、判断和比较,要运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指数分析等一系列统计方法来处理经济上的如金融、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各方面的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为生产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三大系统企业评价及统计监控研究;2010年铁路运输企业人才规模、结构的预测研究;京九铁路运价研究;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研究;铁路运输形势评价及近期货运量预测模型的研究等。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学科是我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学科,累计已为铁路系统和地方培养本专科学生2000多人。本专业于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于1996年被江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
华东交通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专职人员23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8名,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人正在出国留学。队伍中人员专业结构涵盖了铁路工程结构、桥梁结构、房屋结构及工程力学等多个学科方向。
本专业设有相关实验室4个、研究所1个、研究生机房1个,拥有SGI计算机工作站、电子万能试验机、动静载应变仪、数据采集系统、各档次微机与绘图仪等一批先进的试验设备。我校订购了较齐全的结构工程专业及相关的图书资料与学术期刊,并可通过校园网联入Internet互联网络,具有较好的科研和研究生教学条件。
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可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合理而经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并可缩短建设时间。面向二十一世纪,城市建设、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等发展为结构工程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本学科将在以下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1)不同载荷作用下钢筋砼结构工况分析,结构抗振与减振措施研究,结构测试与可靠性分析;(2)钢结构新形式、载荷与抗力模型、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钢结构疲劳损伤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3)以不同工程中的结构受力及其响应分析为背景,研究各种结构形式静态与动态应力与变形计算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方法、计算机算法及软件开发应用;(4)现代工程、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研究,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5)研究运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土建工程的工程设计、检测分析、过程控制、信息管理等研究,进行相关软件与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开发。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示范路段减灾防灾对策;三维界面断裂力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复合材料损伤的应力波因子技术;高速列车车线桥动力相应分析等。
道路与铁道工程
华东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是江西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现有教授5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博士生导师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人,副教授12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近年来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教育部和江西省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本学科设有相关实验室4个、研究所1个、研究生机房1个,拥有SGI计算机工作站、电子万能试验机、疲劳试验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一批先进的试验设备,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良好条件。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具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括:①高速重载铁路轨道动力学与噪音控制研究;②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疲劳断裂与控制研究;③岩土工程中灾害预测与防治;④道路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⑤道路(含铁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五仟吨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措施;西北地区大型滑坡监测预报;南昆线七甸泥炭土路基处理技术;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高速列车钢轨表面损伤裂纹传播分析等。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本学科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
本学科是华东交通大学的省级重点学科。在本学科领域里已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8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21人。这支队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结构优势、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1993年12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的发展要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与道路与铁道工程、运载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科学协调并进。
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分四个方向展开:
工业监控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开发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监视控制系统。涉及到的技术有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GPS技术、网络技术等。它采集、处理和传输实时数据,并在调度中心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可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劳动生产率和效益,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方向。
交通信息工程方向,主要研究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涉及到各类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研究内容包括建模、信息组织、设计理论、系统开发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技术等。
交通运输牵引动力及传动控制方向,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的牵引动力系统的设计、制造等技术,以及研究传动系统中的控制方法等。涉及到的技术有交直流调速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模及分析,实现及应用。
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方向,主要研究电气化铁道、地下铁道中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制造等技术。供电系统运行调度远动化、管理自动化以及变配电所无人值班化,是当今研究应用的热点。该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变电所自动化、微机保护、远动技术以及供电系统计算仿真技术。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HY200新型微机远动系统;水电调度联网集中调度系统;YHJ-1机车技术状况记录装置;水电段数据库管理系统;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决策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中博士1名,硕士15名,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分三个方向展开: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及其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能源变换技术。
各方向分述如下:
1.电力远动系统又称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即集中监视与控制系统。
该方向是电力系统和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一个方向,它研究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集中监视和集中控制,以实现电网配送电调度自动化。本方向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SCADA的体系结构、基础理论与新技术;
⑵SCADA系统的研制与系列产品的开发;
⑶分布式、网络化SCADA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⑷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⑸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库技术应用研究;
⑹远动通信理论与应用研究;
⑺"遥视"理论,图像信号处理、视频压缩及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⑻调度管理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
2.电力牵引是铁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80年代以来,我国电气化铁路以每年一千公里的速度持续发展,高速电气化铁路已列入国家重点工程。本专业方向研究的内容是电气化铁路走向自动化、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技术。
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及其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内容包括:
⑴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理论分析与研究;
⑵牵引电机理论、设计、改进与机车控制研究;
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结构、基础理论、新技术与应用研究;
⑷供变电工程与接触网辅助设计;
⑸供电系统微机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⑹供电系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3.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能源的传输、变换还有多种途径。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推动下,一些崭新的概念、方法正在逐步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从而使得原先的电力系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例如:高压直流输电(HVDC),柔性供电(FACTS)等。电力能源产生的途径也正在迅速拓宽,结合环境保护而积极推广的清洁能源,如风力能源,太阳能等也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带动下而进入电力系统。
本研究方向结合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有下列的研究内容:
⑴新型能源的变换,利用技术;
⑵柔性供电的理论与实现;
⑶电力能源静止变换技术。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电气化铁道远动系统;牵引变电所当地微机监控及管理系统;京九线自备电网互感器烧损原因研究;邵武机务段电力机车断路器自动开头测试台研制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很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并已经深入渗透且严重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智能检测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与分布式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本学科专业源于我校1983年铁道部批准建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这也是江西省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之一。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正式批准本学科专业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自本专业成立初期便开始进行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微型计算机在工业生产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周承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梯队,在多媒体技术、CAD/CAM的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推广中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98年又率先在江西省进行CIMS应用工程技术研究。自1995年以来,本学科专业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出版教材、著作共9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前,本学科专业已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并在科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具有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研究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讲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28人。该专业将立足本学科发展前沿,加强与相近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相互渗透,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客票预订和预售系统前台模块集成的研究;注塑模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加工系统;江铃齿轮股份有限公司CIMS应用示范工程;上海铁路局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江西省CAD推广应用研究等。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点的原学科为机械制造学科,199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本硕士学位授予点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6名,博士4名,硕士14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水平较高。实验科研设备齐全。图书资丰富。多年来,该专业承担了江西省、铁路局、铁道部及国家863/CIMS科技攻关课题和科研项目累计20余项,获江西省软科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江西省教委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二项。发表论文140余篇。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CAE)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控制工程技术在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其主要内容如下:
1、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2、金属切削理论与刀具技术
3、机电产品结构强度分析技术
4、制造过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5、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技术。
(二)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本研究方向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如振动、温度、油液、声等)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分析,诊断出机电设备有关的运行状态,以便更好指导设备运行、维护。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设备动态特性分析
2、振动和噪声监测诊断技术
3、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江西省CIMS应用示范工程;汽车塑料件注塑模的计算机辅助编程加工工艺;中小型电站锅炉集成CAD系统研究;产品装配模型及白玉兰CAD系统研究;集成参数化产品模型的研究等。
载运工具运用工具
本专业主要研究铁路和公路、水运和航空交通运输中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等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在载运工具中的应用。
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6名,博士4名,硕士14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水平较高。本专业拥有研究所、研究室、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专业实验室面积2900M2、拥有本专业重要科研仪器40余台套。图书资料丰富。近年来,该专业承担了江西省、铁道部课题和科研项目累计20余项和一批横向科研项目,获江西省软科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西省教委优秀成果奖一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二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本学科从两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1、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
该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铁路和公路运输设备的故障检测、诊断与寿命预报,载运工具运行状态、舒适程度及运行中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该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我国铁路、公路运输设备的动力学性能,逐步实现运输设备的状态修,加快我国铁路、公路实现高速、重载的步伐,促进运输设备的设计维修手段改革有重大价值。
2、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载运工具中,存在大量的摩擦、磨损,不仅严重影响载运工具的使用寿命,而且经常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载运工具中大量存在的各种摩擦磨损零部件、难加工的材料及复杂型面零件,研究提高其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本研究方向对于提高载运工具中零件的加工质量,降低材料及制造成本,增加零件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载运工具的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以及使用中的安全系数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数控导光式激光表面改性处理研究;行车事故分析与控制理论的研究;电力机车牵引电机轴承故障监测系统;铁路回转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机车柴油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
会计学
会计学专业于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专职人员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学科、专业目录》,会计学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是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其内涵主要包括会计学、审计学,它与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科学密切相关。会计学主要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如会计的性质、目标、对象、内容、职能、财务会计法制、组织体制、基本方法和程序,研究各种会计现象的规律性,如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会计选择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会计控制的性质与作用等。
⒈会计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性质作用、结构内容、研究方法,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要素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会计规范理论、财务会计报告理论及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及中西会计理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进行思维的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管理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及会计实践奠定基础。
⒉公司理财
本方向主要涉及公司理财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在结合现代公司理财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财学、公司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财务契约、融资策略、投资方案评价、股利政策选择等领域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和研究。
⒊审计
主要研究审计的历史发展、职能特征、审计研究、审计计划、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中西审计理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审计理论水平,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进行思维的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管理和从事审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及审计实践奠定基础。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经济效益审计研究;铁路工业资产与负债结构等研究;公司制及相关财务问题研究;铁路工业会计指南;中国铁路财务会计大全;铁路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与协调研究;地方铁路财务管理体制研究等。
企业管理
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专职人员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
企业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同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现代科技成就,揭示企业活动规律,研究企业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⒈人力资源管理
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保持、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管理,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重点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务分析、人员招聘与评价、职业技能鉴定、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报酬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⒉市场营销
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利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企业的营销环境,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及营销策划方案,合理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价格定位及广告方式,选择并构造合理的营销网络及渠道,以及运用适宜的促销手段进行市场竞争。重点为企业进行市场分析、经济背景分析提供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提高企业分析、决策支持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主要研究企业产品市场预测分析、成本、利润预测分析,企业最佳产品结构分析,企业经济激励模型等。
⒊财务管理
本方向主要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在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财学、公司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契约、融资策略、投资方案评价、股利政策选择等领域的若干专门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和研究。
⒋企业信息化研究
重点研究企业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开发企业管理中所需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并分析信息化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铁路工业企业多经经营状况综合分析;公司制与财务会计相关问题研究;京九铁路经营管理模式研究;铁路工业企业经营亏损状况与对策研究等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