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1月29日电)“为方便众多想到北京参加成考,但因工作、户籍等原因不能在京报名的同学,本中心特开设代办相关考务和报名手续的业务。考生可持办好的准考证明,在指定时间来京考试,并享受北京籍考生相同的录取分数线。”
这是“走进北京名牌大学的捷径--为外地学生代办在北京参加2002年成人高考的考务手续”的开篇语。“考务手续”的发布方是北京荔湾通教育信息咨询中心。
1月14日,北京“荔湾通”江西工作站在江西一家媒体上打出广告--“北京名牌高校招生信息:代办在京参加考试资格,诚招地市县驻地代表。”短短的几行字引起了广泛关注。
1月23日,一篇暗访新闻《以“代办在京参加成人高考报名资格”为名骗取钱财这个陷阱叫“北京名校”》见诸当地报端;1月24日,另一家报社开始连续报道《江西考生进京高考是骗局》。
比媒体反应更激烈的是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高招办”)。1月28日,省高招办的黄继晏副主任明确告诉记者:我们的态度是坚决制止!黄主任称,已经通知“荔湾通”江西工作站的负责人,立即停止“代办在京参加考试资格”的业务。
在黄主任提供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规定:“考生一般应在户口所在地参加考试;经省级成人高校招生办公室同意也可以到学校所在地借考”。
江西省高招办成招科的工作人员说,教育部有规定,新生入学后,对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学校要取消其入学资格,像“荔湾通”这样大批量组织考生“偷渡”,即使有个别成功,最终还是要“遣送”回来。
对于江西方面的一片喊打声,北京“荔湾通”反应平静。
在“荔湾通”江西工作站,一位姓杨的小姐替记者拨通了北京总部的电话。北京“荔湾通”一位自称姓姚的主任对记者的提问知无不言。他认为,学生有受教育和选择在哪儿接受教育的权利。江西的观念保守,信息较闭塞,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才会反应如此强烈。而在广东,这项业务根本没人过问。
姚主任说,他们开展的业务遵纪守法。法律依据是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规定。“2001年北京市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简章”是这样要求的--“考生在报名期间内到户口所在地的区县成招办办理报名手续,确需在京参加考试和学习的外地人员,到在京临时工作单位(或居住)所在地的区县成招办报名”。
可以有多种灵活解释的这项规定,是“荔湾通”组织异地考生进京的“尚方宝剑”。当记者把这份招生简章放在江西省高招办黄主任面前时,这位老主任沉默许久,说:“我们会向北京市教委提出这个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成人高考生源越来越紧张,教育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北京开始放宽成人高考生的户籍条件。无疑,北京丰厚的高教资源和更低的录取分数线、更多的录取名额,对考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户籍壁垒”一倒,外地生源势不可挡地涌进北京。2001年,北京市12万名成人高考生中,有一半人没有北京户口。
姚主任告诉记者,在北京只要有暂住证,就可以报名参加成人高考。而对“荔湾通”而言,如果普通高考的户籍条件放开,公司更是商机无限,只是目前“我们不会去碰它,尽管这种户籍规定极不合理”。
姚主任把这场纠纷归结为异地教育政策的差异。
1月18日,“江西省2002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会”在南昌召开。会上,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守华谈及当前成人高考的形势时,一连用了两个“加”--教育市场竞争加剧,教育的地区不平衡性加大。成招压力越来越大,拓展成人招生生源新渠道,成为摆在各省教育部门面前急迫的任务。而江西等中西部落后省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无疑属弱势群体。本来压力就大,还被人家到家门口来争抢生源,江西有关方面的恼火确实可以理解。
实际上,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教育资源的贫富不均所导致的各种矛盾纠纷还会层出不穷。(本报记者李菁莹)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新浪短信+新东方在线=新新随身英语系列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