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上海工会系统举行了一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劳务洽谈会,不仅吸引了大龄、无一技之长的下岗人员,也受到众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工作了几年的“2030”人员的关注。人头攒动的洽谈会同时也透露出本市不同人群就业的不同倾向。
大学生加入就业难行列
本来这场劳务洽谈会服务对象有着严格的界定:4050人员、就业困难者、无一技之长者,但是许多应届的和历届的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都蜂拥而至,不少大学生都表示,现在要找个满意的工作真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仍受老观念束缚,不肯放下架子。例如在一家企业摊位前,当听到招聘人员介绍“这个工作要经常跑工地”时,几个大学生嘟囔道:“什么?要下工地当工人?”
有关人士曾作这样的评价: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最缺的是实践能力,一些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就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动手能力还不如一个职校生、中专生。然而,如今不少大学生对“蓝领”工作不屑一顾: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重点高校毕业的,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这也是时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障碍。
职业指导专家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将大幅度增多,大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到社会基层去“淬火”,多积累一些实际工作的经验。
男性下岗人员再就业观念趋于积极
就在一两年前,社会上一度认为男性下岗职工就业成功率不如女性,原因是他们的观念转变得没有女性快,工资低的不干,上班远的不去,岗位苦的不做。
但在此次洽谈会上记者发现,男性下岗人员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同样的岗位,有的男性下岗人员所表现出的态度要比女性积极。
洽谈会上,一家专门为医院招聘保洁员、配菜员、外送员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摊位前最热闹,约有十几位下岗职工围着要填表,记者发现他们全部为男性,年长些的近50岁,年青的只有35岁。他们争相要求公司人员优先考虑自己,并一再表明自己的优势。此时,正好有4位约四十五岁左右的女性走过,其中一位打听了一下,4人便开始高声埋怨道:工资才600元,两头班?不灵不灵。只有一顿饭,这种“生活”很苦的,做不动的。要么再给车贴,还好考虑考虑。
当记者问她们有没有特长,她们立即表示:我们有什么特长?年纪都老大了。
其实,这还是一个老问题,不是岗位没有,而是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寻找。
50岁,就业的难中之难
尽管政府、工会对“4050”族投入了特别的关注,但是,“50”人员的就业仍显得尤为困难。
在招聘洽谈会上,记者发现,大部分的单位都有年龄限制,“45岁以下”,已算是很宽松的了,而将年龄放宽到50岁左右的少之又少。一位刚好50岁的男性下岗人员,捏着5本证书前来求职,但就是没有一家单位表示要他这个年龄的人。
上海纺织工会职业介绍所所长施秀凤告诉记者,在日常的职介过程中,他们也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50岁的下岗人员甚至委屈到了表示“三金”自己解付,只要让他就业。但是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为此,市总工会人才交流中心呼吁,社会应更多加强对“50”人员的关注。(张路)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新浪短信+新东方在线=新新随身英语系列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