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专讯 今年48岁的吴先生,春节期间从美国回广州探亲。无意中发现招聘广告中“男35岁以下,女26岁以下”等铺天盖地的字眼时,他大吃一惊:像我这样的年龄,回国岂不是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作为系统工程师的吴先生,在美国刚刚从一家计算机公司跳槽到一家电器生产企业。
吴先生所吃惊的,正是眼下人才市场一大“怪”。一些年龄稍大的求职者,面对招聘 广告中随处可见的“35岁以下”的门槛望“职”兴叹:难道过了35岁就该退休?
记者连日来对广州的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在相当一部分招聘中,年龄的重要性,竟与从事某项职业的前提——具备某项专业知识不相上下。
在南方人才交流市场的求职厅中,贴有近300个求职广告,但记者发现无论是招服务员、保安,还是茶艺师、电工等,绝大部分职位都有年龄限制。
如果说这些普通的劳动力是靠体力和外在条件吃饭,要“年轻化”,那么“靠脑袋挣钱”的专业人才就应该没有年龄限制了,但实际上绝非如此。
在这些有年龄限制的招聘职位中,各行各业无论职位高低,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如何,大多以25岁至35岁为限定年龄标准。而一些“技术门槛”要求不高的职位,如普通业务员、咨客、服务员等,年龄要求甚至在18岁至25岁之间。
但这种观点却被不少用人单位投了“反对票”。如IT、策划、广告等一些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年轻化,原因是这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年轻人活跃的极富创造性的思维。
“这是一种典型的年龄歧视。”中山大学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歧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的供过于求,说白了就是对过剩的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挑剔。这位专家说,对某一用人单位而言,某些岗位的确需要年轻人,但整个单位还要从业人员多元化。因为有一定年纪的人,会有某些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家庭比较稳定,也会更有责任心。
在香港,一些餐厅的侍应生是一些老先生、老太太,反而显得餐厅更有特色;在德国,一名钳工、车工,可能毕生只会某一工种,因为不断积累的经验已足够让他们不会丢掉工作……(汪令来 范蕴仪)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新浪短信+新东方在线=新新随身英语系列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