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时,我们常发现许多考生容易陷入“兴趣至上”的误区。如有的学生因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上大学也报考相应专业,结果开始后悔和厌倦。
不可否认,做任何一件事,兴趣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中学时代所形成的兴趣往往是表层的,易变化。只有和生涯动机一致起来,兴趣才会内化为一种深层的动力。
其次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己能力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成功。
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就有可能学起来很费劲,容易失去信心。比如学习计算机编程,虽然兴趣浓厚,但如果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话,要编出好的软件,显然比较困难。当然不可否认,如果长久保持浓厚兴趣,也能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但往往是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
因此在报考大学选专业时,兴趣至上的观念很危险。有些兴趣只能做业余爱好,选择专业就要慎重。
所以给高考生做专业选择指导时,特别强调兴趣(interest)、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个性(Personality)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张贵良)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