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接到热线,称北京工商大学东区(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发现一古墓,记者随即前往现场,目击了古墓挖掘全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将墓志铭挖出后证实,这是明朝一名太监的墓穴。
铲车司机最先发现
古墓的地点位于北京工商大学校园操场的西北侧,学校准备将原来的土地换成塑胶场地,这里成了一个大工地。12日晚上8时,工地的闫师傅像往常一样,开着铲车平整土地,突然“咯噔”一声,闫师傅感觉铲子碰上了硬物,在清理过程中碰上砖块、石头是很平常的事情,闫师傅就下车清理,没想到却看见了两块厚厚的石板。铲车已经把其中的一块石板移动了,露出一条不宽的缝。他拿着手电往下一看,是个深坑,不像是化粪池之类的东西,随着灯光往旁边一移,他看见了两扇石门。“是古墓!”他随即拨打了110,请求保护现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次日赶到现场,开始了对古墓的挖掘工作。
墓主为明朝赵姓太监
整个墓穴顶离地面只有40厘米左右,除了工地人员发现的这个墓室外,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在它的东西两侧各发现一个墓室,3个墓穴呈阶梯状依次由西向东分布。由于中间墓室上面的石板已经移动,工作人员决定先从这里下手。
昨日下午2时左右,工人已经移开了覆盖墓室的石板,墓穴大约有3米多深,两边是用青砖砌得很整齐的墙。墓室的石门靠着一块大方砖,上面有两个雕刻得很精美的门环,门楣上有十分精美的线刻,门檐雕出了滴水沟,还刻有图案。考古工作人员顺着梯子下到墓室,推开里面顶着门的“自来石”,没有暗箭,没有陷阱,石门很简单就打开了。
整个墓室不大,估计只有6平方米,顶部呈拱形。记者看到,离石门不远的地方是一个铜器,像个香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叫“铜罍”,是一种祭祀的用具,是红铜制的,年代看来要早于墓室的年代。铜罍后面用铁丝捆在一起的两块石块就是墓主人的墓志铭,一见到这个,工作人员非常高兴,“这就是墓主人的‘身份证’,只要打开这个,很多东西就一清二楚了。”棺木放在一个石台上,虽然已经散了架,但仍看得出来非常考究,墓室的主人应该身份不一般。
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后,墓室里的一些东西相继被运上地面,每出来一件,就引来围观者的一阵惊呼:“瞧!这真是好东西。”18时左右,现场一阵骚动,原来是墓志铭被工作人员打开了。记者看到里面的一块石板上用篆体写着“皇明御用监太监西漳赵公墓志铭”,外面的一块石板用楷体写了数百字,记载着幕主人的生平。至此,墓主人真相大白:这是生于明朝正德年间、死于万历年间的一个赵姓太监的墓,他祖籍真定赵州,活了75岁。
其余两个墓将相继挖掘
除了铜罍外,现场还发现了一把紫砂壶和一些铜钱,这些东西都被考古人员拿走,以便作进一步研究。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墓室的规格及主人的身份看,随葬的应该不止这些东西,不排除被盗过的可能。但墓室里并没有盗洞,具体的情况还要看旁边两座墓的挖掘情况。从现场情况看,这连着的3座墓很可能不是建于同一时间,西侧墓室的规模还要大,分了前后室。待中间墓室的清理工作完成,将马上挖掘旁边的两座墓。(熊峰)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