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1902-2002 南京大学百年回望 > 正文

八张毕业照印证百年南大

http://www.sina.com.cn 2002/05/20 11:06  人民网-江南时报

  第一张照片:1921年毕业班

  1921年5月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首届教育专修科的同学,应该感到庆幸。在这样一个“中体西用”的师范学堂里,抒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首创大学男女同学、首开第一个体育专修课……

  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这张照片有可能是南京大学最早的一张毕业照。1920年秋南高师正式招收了8位女生。作为中国首批女大学生,这8位女学生经历确实不寻常:李今英,后为英文系主任梅光迪夫人,建国后去了美国,在密西根任教,曾写《南高开女禁》一文;陈梅保,后回香港母校任职;黄叔班,抗战中随丈夫回贵阳,其夫王克仁是东大同学,贵阳师范学院院长;曹美恩,留美;吴淑贞,建国前去台湾,她丈夫胡照祖,是胡适之先生的侄子,他俩同班同学;韩明夷,毕业后任苏州女师副校长,以后陈鹤琴先生聘她在上海做工部局女中校长,建国前去香港,因飞机失事遇难;倪亮,毕业后和同学吴俊升结婚,现在香港;张佩英(现名张蓓蘅),终身任教,曾任上海市清心女中和南洋模范中学英文、生物教师40年,于1962年退休。

  王琦

  第二张照片:中央大学首届毕业照

  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原南高师的基础上成立,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河海工科、上海商科大学等八校合并组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称江苏大学;同年5月,改名国立中央大学。

  首届毕业生何时毕业,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颇费周折,校史研究人员称,由于中央大学由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等校演化而来,中央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只能用1928年到1932年这样的时间跨度来表示。

  被誉为“台湾科技教父”的李国鼎就是毕业于首届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95年,李国鼎返回母校,被南大聘为名誉教授及校友总会的负责人。记者好不容易从南大档案馆里找出来的照片,但因历史照片模糊不清,请教了诸多人士,都难以分辨出哪一个是李教授。

  王琦

  第三张照片:1942年机械系毕业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中央大学开始西迁,同年12月初,文、理、工、法、农、教育等学院在重庆沙坪坝松林坡开学。当时,中大只有1000多名学生。后来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大学生突然增加了很多,校舍严重紧缺。

  其间,经济学家马寅初、美术学家徐悲鸿、化学家袁翰青、医学家蔡翘等先后受聘于中大,成为系、院中坚。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的33位同学中产生了新中国的三位院士。曾德超(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颜鸣皋(材料科学家)、杨立铭(著名理论原子核物理学家)。

  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返回南京,学生人数达到了4719人,大大超过了战前规模,初称为“民国最高学府”。

  王琦

  第四张照片:50年代末的毕业照

  张威廉教授,南京大学的同龄人,我国高校最早的德语专业的创始人之一。生日的前一天,记者在南大苏浙楼里,拜访了这位与南大共度百年风雨的长者。

  谈起往事,精神矍铄的张老握着同为南大学子的记者的手感慨到:“你们幸福啊,没有经历过战争。”张老指着照片,慢慢地回忆当年的故事。“都过去几十年了,当初的小姑娘,现在也都是满头白发了。”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70年代受教于张老的弟子———成钢女士特意在去德国出差前来为恩师祝寿。相隔几十年,回忆悠远而深长。弟子带来先生在90高龄后的著作请张老赐字。张老伏在茶几上,一笔一画地为30年前的门生签名。望着张老微弓的背影,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泪花。自此与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1947年,中央大学外文系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德语专业,张老成为德语专业最早的创办人之一,解放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张老也一直在此任教,桃李满天下,名望颇高。

  来访的弟子和记者离去时,张老坚持一定要送我们出楼道,家人告诉我们,每次有客来访,先生都要亲自送到庭院,无论长幼。路上,成女士告诉记者:“先生百岁了,还是像当年那样平易和谦逊,看到先生身体健康就是学生最大的心愿。”

  王磊

  第五张照片:1966年中文系毕业照

  董健,1963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66年南京大学中文戏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离我毕业将近40年了,对于40年前的南大我已经有些模糊了,当时校园里好像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最高也就是北大楼了,也很少有水泥路,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候操场上建满了炼钢的小煤炉,同学们用炼出来的铁疙瘩向学校献礼……

  最难忘的就是读大学的时候是脑子充实,肚子不充实;经常吃不饱饭,没有什么其他的副食,30斤的米根本不够吃,总是饿着肚子坐在图书馆里看书。

  大学里,最得意的就是第一篇文艺批判文章发表和追女朋友成功。有一次,看完了前苏联电影《心儿在歌唱》,用自己的观点即兴写了一篇影评,发表在当时的《南京日报》上,拿了10元钱的稿费,那时的10元钱能买15本书。我现在的贤内助华老师是我当年的同学;那时她是学生会管宣传的干部,她经常向我约稿,一来二去就熟悉了。我第一次托人向她提出表示的时候,她一口回绝,让我很难受,说媒的同学就给我分析:她可能是不想扩大影响,悄悄地谈。后来看,果真如此。

  南大就像我的母亲,南大的命运跟我的命运是一致的,我希望南大永远向上!

  杨志辉

  第六张照片:1982年天文系毕业照

  孙斌,1982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任江苏科技情报研究所主任;刘力,1982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处处长……我们这一届比较幸运,文革后一恢复高考就进入了南大。

  南大天文系,我们这一届共有40名同学,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一进南大,许多同学的口号是———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学习非常得勤奋。那是一个为了知识可以不要命的年代,当时最耀眼的大英雄是陈景润,所有的人都拼命读书,那时看重的不是学历,不是职称,眼睛里只有单纯的知识。40个同学中,现在有5个人已经是国际知名,这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能是南大扎实严谨的学风已被我们潜移默化地带到了工作中去。

  南大就像是我们的家,每当我们作出成绩或贡献的时候,就会想到南大,因为我们取得的一切都和她息息相关。

  杨志辉

  第七张照片:1997年计算机系毕业照

  何芳,1997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现任无锡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1992年,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南大学子。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我背着行囊意气风发地第一次跨入校门,正值90校庆的南苑在我眼中非常得美丽。十年一回首,母校风姿依旧,而我们却不年轻。

  遥想我们刚进校园的第一年时光,大学真是所谓的“象牙塔”,处于一个相对安静封闭的世界,身边往来的多是一些学术味很浓的、衣着朴素的学兄学姐。如今,当我漫步在南园北园,身边匆匆而过的年轻人时尚而充满朝气,时常有阵阵手机铃声响起,提示着他们校内校外的丰富生活。当然,作为知识青年,他们的自信气质,更是比我们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习惯性地在迎面而来的人流中寻找自己熟悉的面孔,又一下惊觉不禁哑然失笑,十年过去了,到哪里去找当年的校友、当年的我呢?

  杨志辉

  第八张照片:2001年计算机系毕业照

  杭燕,2001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现在南大该专业读研。

  尽管90年代后期南大的变化很大,但我对于南大的印象仍然一定要由浦口校区龙王山春夏之交的那一抹苍绿开始,然后延伸到鼓楼校区爬满绿色山藤的北大楼。

  90年代南大人的生活,首先是从浦口的生活开始的。我们一边聆听着水房的突突的蒸汽声一边迎接早晨;听着繁星台的歌声在食堂里排队打饭;站在一舍五楼的阳台上远望水塘里的青蛙和再远一点的天边涌动的晚霞;在一泻数千里的月光中细数校园小道上的路灯,哦,不是睡不着觉,是在消磨停水的时光。这里有静谧的夜和清澈的梦,我想我的一生中没有比这更具有诗意的校园生活了。

  和浦口相比较,鼓楼始终是一个喧嚣的世界,团委小楼前的屏幕上闪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总是会让路人心神不宁。还好人们可以在北大楼的草坪前弹吉他,沿着满是金色落叶的小路散步,在图书馆一排排宽大的书架间穿梭。宿舍里塞了八个人,每一天都在床与桌的间隙间弯腰前行,但晚间卧谈会常常会在爆笑中结束,也许睡着的时候,嘴角还留有笑意呢。逸夫馆的电梯像一位慢条斯理的绅士,但又时不时地上演一段“电梯惊魂”,看电梯的老大爷抬眼将进来的人脸一一扫过,便能很熟练地按下每人要去的楼层的按钮。(杨志辉)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百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2002/05/20/ 11:04)
图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九所高校百年联合庆典(2002/05/20/ 11:02)
蒋树声校长被霍普金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2002/05/20/ 11:02)
哈佛最年轻的中国教授回“家”(2002/05/20/ 11:00)
成思危受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2002/05/20/ 10:58)
1902-2002 南京大学百年回望 专题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赴新西兰学英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名门名车意中之选
:2000吨葡萄原汁
:与您相约-津鱼头
:加皇家大学MBA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