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邓琼报道:这个星期,中山大学校园的公示栏成了新焦点,29位申请专业特优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人员的资料,正在接受公开“审查”。他们都是在今年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中成绩略低于录取分数线的。中大网站上也同时公布了他们的申请资料,公开接受评议,以此向学术腐败开战。
校园公示实施监督
一周来,研究生院已经收到了不少电话和电子邮件,对其中的五位申请人提出异议。有的反映某篇论文是抄袭拼凑他人成果,有的认为某位考生的论文不够学术水准,有的认为某位考生的入学分数太低、不能破格,有的提出某些论文属于一稿多投……目前这些意见正在调查核实中,并将在今天提交到学校招生领导小组一并定夺。
研究生院的负责人说,“公示”不仅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也抑制了不实的学术评价,纯正了学风。他表示,任何异议一经查实,都可能对有关考生“一票否决”。
破格录取人情免谈
长期以来,大学录取研究生都有“破格录取”的做法。每到招生时节,各种说情、通融的电话、条子不断,令工作人员不胜其烦。
从去年开始,中大研究生院对博士生的破格录取作出了全新规定。首先,把“破格录取”定位于专业特有的破格录取,强化了这一工作的学术导向。并对专业特优的标准作出了可操作性的规定,专业特有者必须是在所报考学科公认的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或者是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第一、第二获奖者,或者是部省级以上在研项目(非自筹)的主持人。其次,严格有关破格录取的审查和审批手续。破格录取者必须由导师提出,经学校三名本专业教授推荐,并在规定时段内接受公开评议。研究生院把考生的相关学术资料和专家的推荐意见原原本本上网公布。
人情评价自动收敛
此举效果十分明显。去年,一些评价意见写得不够谨慎的推荐专家,受到网上的严厉批评,要求破格录取的45位考生,也仅有15名如愿。
今年的情况更加好转。要求破格录取的人数,大为减低,全校要求破格录取的仅有29名,其中南校区即原中山大学的仅有18人。在专家的推荐意见中,以往那些“很有学术前途”、“学术新秀”之类的评价也少了很多,而代之以“根据本人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可知”、“对其了解仅局限于上述有关资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其全部能力”等更加客观的陈述和说明。有考生干脆说,今年找导师写推荐意见比往年难多了。
考博条件几近“苛刻”
品牌就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生源质量和遏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腐败,几乎已成为中大研究生院的头等大事。近来他们频频出台在全国都属于很“前卫”的新政策,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例如,报考中大博士生,必须在报名时提交一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书”,考生被要求详细陈述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取得的成果,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本人开展这一研究的思路、目前所持有的观点、现有的研究基础等等。这份计划书将作为重要材料供导师录取参考。面对这种“苛刻”的学术要求,许多缺乏学术积累的人只好悄悄放弃。
在职考博难上加难
今年,中大为了有效地降低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动用了经济杠杆,大幅度提高了委托培养博士生的学费,从去年的1.2至1.4万/年提高到2.5万元/年,并规定,除非普通高校教师和科学院系统的专职科研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一律只能报考委培。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大国家计划类别的招生比例,以扩大全日制博士生的录取规模。这样一来,许多打算在职攻博的人,在通过比较成本后,也放弃了报考中大的年头。今年在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上线的在职考生只占1/3,即使全部录取,也比去年降低13个百分点。
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博士生培养事关学校品牌,绝对不能儿戏,更不会让它沦为学术腐败的温床。
特别说明: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研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