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某高校的咨询现场上有这样一个现象,最怕没学上的不是那些在大专分数线上下的考生,而是高分边缘考生。虽然今年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了招生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本校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新举措,但是具体录取要求仍然由学校自行确定,像这所高校制订的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的分数差就是60分,“高分死档”问题依旧困扰着应届考生家长。相当一部分心里没谱的家长是由于不了解北京高校的总体情况,忽视了考生本人的实际兴趣、实力、需求和潜能。一些家长不管孩子的成绩和志向,眼睛同时盯住几所名校的热门专业。而且,一些考生也坚信自己是清华、北大的种子考生,宁可复读两三年,也坚决不上二类院校。
北京高级教师王家琪认为,现在的考生对自己估计越来越高,对于相当一部分人心气高,不务实,把第一批3个志愿“变成”了1个志愿。有的文科生自以为只有自己才是人才,在选择重点大学时,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语言大学依次排序,殊不知他忽视了录取时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第一批重点院校同时录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造成高分死档的主要原因。其实一些二类院校和一些中下等院校里,同样有十分强势的学科,而且专业实用,就业压力也不大。
同时,还有的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一些考生主观求稳,忽视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如去年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第二批在上海仅有71个招生计划,但上线的第一志愿考生至少有千人,结果该校划出612分的底线,比本科批次线整整高出110多分,平北大、超清华。与此同时,被考生放弃的“冰点”院校飙升至65所,它们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几乎都是零。
有的家长期望现已在其他一些大城市试行的“零批次”的高考录取方式及早登陆北京。据悉,所谓的“零批次”,是先让清华和北大提前录取,其他院校在这两所院校挑完考生之后,再开始第一批录取。清华和北大真正录到了最好的学生。清华和北大之外的全国重点高校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录取到了一流的、优质的第一志愿考生。另外,高分和高分边缘的考生同时受益,这大大地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吴明)
填志愿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某校一位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女生,读到大三时,坚决要求退学,其父母忧心忡忡。原来,这位女生的姐姐计算机系毕业后去了外企,收入很高,其父母认为学习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会有前途,便让小女儿也报考了这一专业。女孩喜欢文学艺术,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但父母却认为学文没有出路。结果,在大学里女孩尽管学习非常刻苦,却越来越吃力,勉强维持及格,她再也不想继续学下去了。
误区之二:一门心思奔名校
某著名学府电子工程系一男生张明在大三时提出退学,理由是对专业没有兴趣,无法继续学习。小张中学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认为如果上不了著名学府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因此,他认准了要上这所大学。第一年高考小张没能被录取,虽然他的考分完全可以上一个重点大学,复读了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小张非常喜欢建筑,但是,以他的成绩进不了这所大学的建筑系,只好学了电子工程,可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越来越学不下去,就想退学去上一个专门的建筑院校。
误区之三:父母老师一手包办
闻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虽然这是社会上公认的好工作,但她对工作却极度厌烦,每天都闷闷不乐,和父母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因为当初高考时,都在银行工作的父母考虑到自己的工作背景,认为女儿也该在银行工作,而且女孩子比较适合学金融,便作主替女儿填报了金融专业。参加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显示,闻敏对社会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很高的兴趣和能力,不喜欢机械的、事务性的工作。
误区之四:错误理解兴趣
本市某高校李昕高考时是自己根据兴趣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可是进入大学不久就想换专业,她对计算机专业已经没兴趣了。原来,小李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一是缘于喜欢玩计算机游戏,二是中学时她很喜欢数学老师,于是就喜欢数学。可能力倾向测试显示她的数学能力弱,语言能力却很强。她自己也承认,虽然中学喜欢数学,但成绩一般,而口才非常好,在外面一公司兼职任销售经理。(海青)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