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7月,又到了高校毕业生离校的时刻,北京高校周围的饭店餐馆也因此又迎来了一个餐饮“黄金周”。这些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告别方式——聚餐。记者调查中了解到,学生们吃喝的档次因为学历的不同,差异也很大。
学历高吃喝档次也高
昨晚7点多,记者来到人民大学西门的“餐饮一条街”,隔着老远就听到店内传来一阵阵叫喊声,店内座无虚席,杯盘狼藉的饭桌旁是一张张年轻而兴奋的面孔。小张同学告诉记者,大家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了,几个好朋友赶紧到饭馆来叙旧道别。
抓紧毕业前的最后一段时间,赶着在饭馆聚会联络感情的高校学生不在少数。记者近段时间调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周围的饭馆,发现几乎每到晚上,各家饭馆都被学生们挤得满满的,尤其是带有包间的餐馆格外受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学历的升高,学生们吃喝的档次也相应地提高。中央民族大学的本科生小刘说,他们聚餐时大家实行AA制,人均花20块钱左右。硕士研究生小顾则说,他们班同学聚餐时一般都是个人单独做东,花费视人数的多少而定,平均来说,每个人的消费在40元至50元。他说,这样的聚餐很多,同学们都要提前打招呼约定吃饭的时间,否则就会和别的同学发生“撞车”,“大家找个地儿一起坐坐,看看球赛,聊聊天,感觉很好。”
而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他们吃饭时都是挑环境不错的地方,“每次吃饭都由一个人请客,消费数目较大,最多的一次9个人共吃了3000多块钱。”
生意好乐坏校园周围饭馆
对学生们的大肆“聚餐”最高兴的莫过于学校周围的餐馆老板。清华大学东门外一家餐馆的老板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餐馆营业额最近直线上升。“今年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餐馆新添置了几台电视机,让学生们边吃饭边看‘世界杯’。另外,还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像扎啤都是免费的。这一招还真不错,来用餐的人数直线上升。旁边的几家饭店也开始效仿起我来。”餐馆老板的语气中透露着得意。
人大西门外的一家餐馆,经常是中午时分就有学生来预订晚上的包间。“因为我们这里包间不多,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明显不能满足要求。”饭店服务员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们在这里消费时能够尽兴,饭店实行24小时营业,学生吃到凌晨三四点是经常的。
毕业生请客形成“攀比风”
“在毕业之际,这种请客吃饭的现象很普遍,同学们也习以为常。大家都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加深一下感情。”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女生这样对记者说。“没什么不妥吧。大家都希望这样的机会越多越好,毕竟彼此在一起相处的时日已经不多。”清华大学本科生黄某说。
还是有同学对这种情况表示担心。人大的一位学生不无忧虑地说,这种吃喝风不是一件好事。“它容易让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产生很大压力,因为被别人请过了,如果自己不回请别人,会很没面子。于是,在同学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攀比风:今天你请了我,明天我一定得回请你一次,而且档次还要比你的高。基于心态,一些同学在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就伸手向家里要钱,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这种风气应该刹住,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里争面子,是一件愚蠢而又可怜的事情。”
专家呼吁:此风应该刹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洪大用副主任在谈及存在于学生中间的这种吃喝风气时说,“学生毕业前夕的聚餐,对于中国的传统习惯来说,无可指责,因为它是符合我国社会交际的一种特色手段。但现在的聚餐这一形式却变了样,学生吃喝的档次不断提高、花费不断攀升。这给学生,尤其是本科学生更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请客应当适量,不要太奢侈浪费,更不要助长了这一风气。”
人大蒲国良副教授也告诉记者,“现在学生的聚餐出现一种喧宾夺主的味道。吃喝风越来越浓,这既助长了学生间的攀比,也容易导致他们心态失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风气应该禁止。”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