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俞敏洪、钱永强、于隶群作客新浪畅谈美国名校行(二)

http://www.sina.com.cn 2002/06/28 21:10  新浪教育

  网友:国外的教育方式给你们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于隶群:这个问题不光这次我们在考虑,以前也考虑过,引起我们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创造力的问题。现在我们中学教学,我们每每自豪,在奥林匹克比赛中屡夺金牌。为什么呢?反思下来,我们的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在高考当中引入实验课题作为考试的课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实践。这不仅包括大学,还有中小学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基础打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下工夫的话,我想中国的教育会进一步的提高。
  俞敏洪:中国其实善于培养高密度知识人才,这些人才就象奥林匹克竞赛,其实都是高密度知识的体现。中国的想象力不够,因为创造力的人才需要时间和空间,在中国小学一年级开始时间和空间就挤压掉了,所以希望中国开创时间和空间,使更多的人以创造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网友:各位觉得这次美国名校行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于隶群:这是我的本行了,因为欧美同学会是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很重要的问题是加强留学人员的交流和联系。我们每年要请留学生回国,但这次直接去美国了,到国外去了。这次整个安排非常紧,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当多的学校,而且接触了相当多的留学生,我们对留学生的意见、建议要求和他们的想法、情况更多的了解,和更多留学生建立了联系,这对我们今后搞欧美同学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的。
  俞敏洪: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象政府单位、民间机构都去走一走,每一个人带出一个新的观点,让中国的留学生更多了解一下中国。因为碰到一部分的中国留学生近十年没有回中国了,对中国的看法是十年前的了,回来之后不知道干什么了,年龄又到了三十多岁,这些人需要我们在背后推一下,这样才能在中国干一番事业。人生最怕的就是算了,这就很麻烦,所以任何时候不要说算了,这条路走不通,总会有其他的路。
  钱永强:我很高兴的是和同学们见面了,又回到以前的感受。我最重要的是把两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对他们有一点作用,我自己就满足了。我更想讲一点就是留学生都想回来,我们的政府也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我们更多要做的就是从留学生体会入手,他们回来以后,有针对留学生回国以后就业的机会,这样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回来,而不是说仅仅欢迎他们回来,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去美国,带去一些具体的方案,包括新东方在这方面起到一些作用,使留学生能够安心的回来,这是我从他们中间得到的一些反馈。

  主持人:于老师,你在做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感觉留学生回国创业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比如刚才俞老师提到了,某些留学生在国外生活了十年,对国内的消息比较闭塞。那您认为除此之外其它的障碍还有什么呢?
  于隶群:现在的留学生从货真价实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面临的挑战是激烈的竞争,不知道现在的留学生是否做好了准备?这和建国初期是完全不一样,以前科学资源非常的匮乏,以前回来的留学生为我国填补了很大的空白。现在经过50 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建立了相当的基础。另外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留学生回国也面临双向选择,如果自己没有真本事,没有敢于迎接挑战的准备,我想会遇到一些麻烦。当然,从国家也好,政府也好,大家都想办法鼓励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并且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使我们留学人员回国更顺利地实现软着陆。

  网友:创造力的问题谈了很多年了,如果具体落实到素质教育,为什么今天没有太实际的改进。请问老师们怎么看待?
  俞敏洪:创造力是综合概念。对一个教育体系来说,比如有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冒险精神。在教育体系当中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课程以及对老师的要求,把这些能力加起来以后,能有一个很好的观察能力,能看到别人所做不到的,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判断这要不要做,为人处事也是一种判断。科学的判断也没有文理之分,很多科学家是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来搞科学的东西。比如德国一个科学家看到爬山虎的时候想到一个著名的化学结构,这就是一个创造力。把能力分开来,让老师明白组合,如果老喊创造力是没有用的。
  于隶群:就创造力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以免这个网友说我们是老调重弹。比如小学教育的问题,我不止一次看到小学的语文老师组织孩子应付考试,怎么样呢?并不是很好地启发学生观察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表现自己所看到事物的能力,而是在考试的时候让学生准备一篇作文背两天就行了。而我妹妹的女儿在澳大利亚是怎么呢?老师让学生轮番导演,每一个人当一次演员,这样的教学和我们的死背的方法能够造成什么样的反差就一目了然了。
  钱永强:我觉得国内教学存在的本质问题是认为这种东西是对的,认为学生只是一个接受记忆的过程。国外是怀疑的过程,你要想清楚这种事是对还是错的,如果你认为是对的你就会坚持。在中国的教育,考风比较好,如果有答案,中国人绝对是高手了,所以考GRE对中国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困难。而在国外不是这样,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作了一篇论文,当时论文写了三页,我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凑好了,最后给了我二分,为什么给二分?我做这篇论文做得非常认真。当时老师也没有跟我们讲什么,只是讲了惠普发生问题,要我们写一个管理的方法。我就觉得上课老师没有讲例题,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写了东西上去,老师写了几句评语。老师的评语是我论文里有很多文字是“认为”,你到底“认为”什么,给你一个环境,你来解决问题,老师根据你解决方法来想象,认为什么地方有问题,什么地方没有问题,应该用逻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逼着你去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就会使人不断的思考、创新。所以整个教学模式与中国不一样。以前中国就是做作业,第几道题都有答案,但在实际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能运用吗?而国外的教学主要是运用。比如我们的大学生在大学学的东西未必能运用出来。而在美国就知道在学校学的东西在社会有什么用,所以就会用心学,毕业以后也会非常容易找到工作,真正把素质教育很好的发展起来,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需要借鉴西方的教学思想。

  网友:在这次的代表团成员中,我们注意到已经有一些企业界的人士了,比如中粮进出口公司的执行董事王俊杰先生。这是不是说明新东方要把彩虹工程落到实处?
  俞敏洪:我们想逐渐联合一些中国国有或者私营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总都带有求贤若渴的想法,而且他们的企业通过这种模式需要这样的留学生,因为新东方跟美国的留学生接触非常多的,我个人也认识不少,但没有建立一个桥梁,所以这是势在必行的。新东方能做的工作还是不少,我们希望出一点微薄之力。

  网友:俞老师,你认为海归派和本土派有什么矛盾?
  俞敏洪:任何人,只要在思想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有不同就有矛盾,不仅仅说海归派和本土派有矛盾,而且本土和本土之间也会产生矛盾,海归派和海归派也会产生矛盾,不在于矛盾,而是在于解决的方法。这个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了。

  网友:我特别想不明白这样问题,为什么国内人为了出去拼死拼活,而国外的人又都想回来,请问老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钱永强:国内的人并没有拼死拼活想出去,其实到国外是为了学知识,这是一个目的。而在国外的人想回来,这是很正常的。比如我拼死拼活去西安,在西安学东西想回北京工作,我就拼死拼活回北京,我们现在都是充满自信的留学生,因为他们对自己有非常的把握。现在不象以前,现在留学生出去了一个是经济水平高了,犯不着要刷盘子了,他们的实验室经费特别多,出差住星级酒店,体现出人才到那个地方受到尊重。这是正常的。
  俞敏洪:这是人的心理问题、推动问题,人类追求成就感和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一个人从来没有出过国,认为出国是一种成就,并且学到文化知识,这种渴望倾向是自然的。对于一个在国外学成的学生来说,他拥有知识来创造成就,这是自然的。这是要鼓励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这种真流动起来了,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常大了。

  网友:为什么现在有些在国外的留学生不敢回国?他们心理有哪些担心和顾虑呢?比如说中国的学生最擅长的是解题,高分低能是不是不敢回国的原因?
  俞敏洪:在国外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了,因为国外一进去,国内学生遇到的就是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完全不同。比如钱老师读了好几百本书,写了很多文章,但没有说老师让他考什么,本身教学方式不一样。不敢回来就是心理因素大,我的朋友也在国外读博士生,很多人在中国从小造成的一种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冒险能力比较差,在国外就沿用了中国的教学方式,美国不要考试,但他们从考试的角度来学习,有些人考试确实得了A,但动手能力有问题。因为有动手能力,所以感觉到回国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比较多一些。你先不要想有没有能力,认为自己喜不喜欢干,如果喜欢干就去干,如果干失败了是一种经验,干成功了是最好了。
  钱永强: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想回来,不回来的就象俞老师说的国外有最好的教授、最好的设备和基金,他们可以做非常优秀的东西出来,他想回来,但是国内没有这种条件,他不回来是正常的。第二是担心他的价值在国内是否能体现。比如学金融的好多人,认为国内的金融体制怎么样,在国内是否用得上,是这种担心,就是我们是否提供了施展他们才能的舞台,如果有这样的天地的话,我认为留学生就会打消这种顾虑。第三个原因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感受。我认为留学生的感受就和内地下岗是一样的,本来有很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想回国,但是这些东西是否放的下,国内是否给同样的东西,是否能做得很好,如果没有明确答案的话,就会有犹豫的感觉,所以这是很正常的。

  网友:于老师,欧美同学会实际上是做了很多桥梁工作,这次和新东方一起来举办这样的活动,你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不同以往的感受。
  于隶群:这次和新东方的合作,我们在这之前都认识,但是这次和新东方的几位老师在一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一,虽然说俞敏洪老师没有出国,但是我觉得他是一个思维非常开放,也非常有实干精神的中国知识分子,确实是中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很好样版。象钱老师等都是在国外学习的,我更感觉到在国外打好基础,在国外吸收先进的营养回来的留学人员身上所存在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能量,所以我觉得这次和他们在一起,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教育的机会。我觉得确实我们这些留学人员身上蕴藏了巨大的潜力,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网友:今年申请赴美奖学金的难度非常高,想问老师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钱永强:这次申请非常难,有很多人都没有成功。是经济原因,美国的经济特别差,各个学校都在收缩他们的招生。到年底的时候,经济稍微复苏的话,大家以为去年招了很多学生,象耶鲁去年招了70多个,今年保持了去年的水平,我相信明年会有一个更大的腾飞。申请倒不是非常难,因为美国学校在大幅度招中国的学生。我们六月份去了美国,还有二百多中国学生听讲课,感觉中国学生遍布全球。
  俞敏洪:美国的大学是这样的,录取学生的政策不会改变,是经济因素,这次学生遇到的困难,其实今年我碰到的很多人拿到全奖和本科的都遇到这种问题。今年联系都是联系明年的,明年的经济会复苏,留学生数会大量的增加。比如象永强在国内先干干几年再出去,其实是件好事。

  网友:有没有考虑过把西方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新东方的教学和管理当中?
  俞敏洪:我认为是一个融合问题,就培训来说,我到西方培训学校参观过,他们的培训班一般是15个人到20个人左右,教学条件比较好。其原因是美国现在生活有了水准,比如要招一班人、五十人招不齐,因为地方很散。象中国这种搞这种形式比较好,所以新东方办了大班。在正规教育方面,新东方中小学系统和大学教育系统我们认为有很多方面要向西方人学习创造性的教学思维,给孩子们更多时间、空间的教学方法。比如美国大学,有的五月份放暑假一直到9月份,放了四个月,目的就是给学生打工、实践的机会,在我们中国就没有考虑到。如果新东方要办学校,就会象西方这种教学模式发展。

  主持人:今年是彩虹工程开展的第一年,老师们能不能透露一下在年内还有什么计划,明年是否还会搞这样的活动?
  俞敏洪:我们明年估计到西海岸走一些,我们会带到更多的阵容。
  于隶群:欧美同学会和海外联系有很多的计划,目前在山东、青海正在召开欧美同学会的21世纪中国研讨会,来自海外的一百多名留学人员参加了这次盛会。今年在国庆之前邀请海外一批留学人员的代表到北京来聚会,我们其他的活动也很多,总而言之,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加强与海外学员的联系。
  钱永强:我们这次在东海岸了解了很多,我们今后会做更多的工作,给他们最直接的服务,我们下一次去会比这一次更好。

  主持人:聊天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三位老师再留给今天的网友们和对海外留学人员们一些建议吧?
  俞敏洪:只有奋斗才能成功,即使奋斗失败了,但失败也算是一种成功。
  于隶群:就我们留学人员队伍发展来说,我们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我们的队伍象太阳”,我们希望这支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有更多的会员加入到欧美同学会来。
  钱永强:感谢新浪网给了我们这次机会。确实在国外有很多的机会,留学人员要清楚自己在国内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同时我们还会和中国的政府、大企业建立联系,然后给留学生多提供一些机会,使他们真正有报效祖国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俞敏洪、钱永强、于隶群作客新浪畅谈美国名校行(一)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新闻特写:新东方美国名校行全程回放 (2002/06/14 12:39)
新东方俞敏洪在哈佛谈留学生归国前途 (2002/06/04 18:26)
新东方美国名校行活动6月1日拉开帷幕 (2002/06/03 10:29)
俞敏洪:“新东方”学校有意拓展海外中文教育 (2002/06/07 11:23)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庾澄庆-情非得已
[N]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M]一个人的精彩
[M]梁朝伟-花样年华
更多>>


分 类 信 息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中关村精英大社区
   中美国际 MBA !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热销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阳光美丽保洁服务 
:0.32元/国际长途 
:雅思口语就在乐宁
:高中毕业直接出国
:四医大眼科研究所
:傣家风情 清凉世界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