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教育时评:究竟该如何看待高考状元热

http://www.sina.com.cn 2002/07/29 10:57  南方都市报

  总之,关注不是炒作,封锁不是办法。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只要方法得当,每年的高考状元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亮相于媒介。当然,我们最希望的是,真的有那么一天,人们在看待高考状元时完全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因为高考和一个人的命运再也不像今天贴得这么紧。无疑这有待我们自己的智慧,有待我们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究竟该如何看待高考状元热

  社评

  □本报评论员 孟波

  昨天,紧随京津沪等地之后广东高考也放榜了。记者从广东省招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今年共出现7个满分的高考

状元。像往年一样,广东省招办负责人再次明确表示不希望媒体大肆炒作高考状元。

  我们理解有关部门不让炒作高考状元的初衷:一、今天的高考状元不等于明天的成功人士;二、高考第一并不等于素质第一,高考制度尚不完善;三、常有商家趁此机会“围攻”高考状元,大肆推销营养、健身等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四、这些高考状元还很年轻,面对过多的鲜花和掌声,容易骄傲,不利于他们今后成长。

  毋庸讳言的是,虽然有这个提醒在前,但是我们相信这7位幸运的状元在未来几天里,肯定会像往年一样将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

  其实,认真想一想,人们关注高考状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举国关注之大事,它不仅关系国家选拔人才大业,更关系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命运。因此,高考既是国事,亦是家事。成千上万个独生子女的家长肯定想从高考状元成长经历中得到启示,以便在接下来的“一考定终身”中汲取胜利的经验。这没有什么好讳言的,就像每个人都想从首富的演讲报告中学会如何“掘得第一桶金”一样正常。第二、人们关注高考状元,还因为高考状元本身有着天然的合法性。首先,高考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不可否认其目前仍是高校选拔人才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再者,高考制度也在改革,其考核亦越来越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像“3+X”等等都是公认的比较好的改革,因此,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越来越让人信服。所以,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高考制度的追捧。这一点恐怕谁也不能否定。第三、人们之所以关注高考状元,就因为他是状元。这也叫“物以稀为贵”,就像人们关注奥运会冠军一样正常。第四、高考作为一个国家大事,公众有知情权,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这其中就包括谁是高考状元。

  一方面有关部门年年都表示不希望炒高考状元,而另一方面社会年年都十分关注高考状元。这无疑是一对矛盾。我们认为,对这矛盾的回避不是正确态度,对高考状元的消息进行封锁也是不妥当的。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有关部门和媒体在向公众通报高考状元的相关新闻时,要有冷静、负责的态度,不能抱有炒作的目的,相关企业也不得利用高考状元牟取不法利益。舍此,其他担心都似乎显得多余,也都有办法解决。

  比如,担心炒作高考状元对其他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其实,考生面对的最大压力不是能否当上高考状元,而是最后有没有学上。现在,这一点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今全国

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52%以上,广东省录取率已经达65·9%,而广州市去年则达到了80%。再比如,担心高考状元在掌声和鲜花面前容易“迷失”的问题,其实,中国很多的奥运会冠军,其年龄还没有高考状元们大,他们面对的鲜花和掌声不知要比高考状元多多少倍。但是,为其避免骄傲和迷失,为了避免其他选手悲观失望,就可以把冠军的消息封锁起来吗?

  对这个问题,我们为何不能换个思路想一想呢?前面冠军对后面的选手来说,也许正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呢!同时,封锁消息显然对公众的知情权来说也是一种漠视。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可以采取统一举行见面会或者新闻发布会的方式,给公众来个“一次性”交代。既可避免状元们疲于应付、骄傲自满的后果,又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可谓双赢。

  总之,关注不是炒作,封锁不是办法。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只要方法得当,每年的高考状元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亮相于媒介。当然,我们最希望的是,真的有那么一天,人们在看待高考状元时完全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因为高考和一个人的命运再也不像今天贴得这么紧。无疑这有待我们自己的智慧,有待我们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