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刚参加完“首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回到学校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孙岩,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校门口的湖南菜馆饱餐了一顿红烧肉。
7月18日至23日,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3所高校的59名大学生,在10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5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5天中,这些人们印象中娇生惯养、弱不禁风的少男少女,在深山老林中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冒雨负重行进近百公里。在浙江大明山和湖北神农架,另外两批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也在同时进行。
本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营”活动,是“十五”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高校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研究》的组成部分。
据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该校体育与健康学院阎健教授告诉记者,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十分突出,这表明“大学体育课程50年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必须调整”。
该课题组组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说:“推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就是要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育过分注重竞技项目的传统。”
课题组成员、南京体育学院教师张惠红介绍说,此项活动在我国是首次开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知难而进、超越自我的意识,体会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从而在更深层上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今年5月起,首批参加此项目的6所高校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在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赞成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学生达到了98%。而东北林业大学刚在森林资源学院贴出有关信息,一天之内该院就有2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
在5天的训练中,同学们发现,他们的感受和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体育”的范畴了。
中国地大一年级女生陈静长得娇小玲珑,背的行囊立起来几乎和她一样高。但5天里她背着10多公斤的行囊翻山越岭,竟毫不落后。陈静后来向记者透露,为了不在这次活动中拖大家后腿,一个月前她就坚持每天早上负重行走2000米。“我觉得这次活动对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意志品质较弱的一代,但通过这次训练我觉得自己还行。”陈静说。
另一位地大女生李甜鸽说:“从小到大被蚊虫叮咬的包,加起来也没有这几天的零头多;从来没有一次洗过那么多碗;脚上从来没有起过这么大的泡。”
但是,这一切让她“痛并快乐”,因为感受到的同学之间的友情“很近,很真实”。
想吃红烧肉的孙岩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记得,仅有的一瓶底的水,可以让两个人喝十几个回合,大家都想把尽可能多的水留给对方,那种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得到。”
一位学生对记者说:“近年来不少人有一种印象,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其实是片面的。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证明:大学生,至少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怕吃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东北林大纪晓林同学在途中肾结石病发作,连夜被送回大本营治疗,出乎大家意料,第二天一大早小纪又出现在宿营地,并坚持走完了余下的行程。“我在学校是属于最不爱上体育课的那类人。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基本都一样,不是短跑就是长跑,再不就是打打球,太单调、太没有创意了。”小纪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积极报名并坚持完成这次训练,不是要证明自己意志有多坚强,而是觉得这种运动方式自己喜欢,在这个氛围里与同学、老师交流,感觉很舒服、很忘我。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生活在高楼大厦“丛林”中的青年学生,对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与他人友善共处,思考得较少。把大学生放到野外去接受磨炼、感悟人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践目前只是一种尝试,在实施过程中,同学和老师也感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报记者 王海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