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香港。自从几年前有人把这两座大城市联系在一起后,无数的口舌、评论,写成了一部厚厚的“双城记”。
对更多的香港白领来说,他们关心的,未必是千里之外另一座城市里一群同样西装革履者的生活状态,而是在那座遥远的“东方巴黎”,有没有更大的诱惑、更多的契机。
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有18年的外企服务经验,对“港人北上”情况较为了解,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一群早早“北上”工作的香港白领和他们身边的同事,他们的叙述为我们揭示了“港人北上”的酸甜苦辣……
上海让我最喜欢的,就是所有人都那么朝气蓬勃,对明天充满信心。
香港职员喜欢看上海人的“脸色”
孙先生 港资纺织公司职员
1987年我被公司派到上海工作,算是第一批到内地工作的香港人。那时所有香港人都怕来内地,来上海多半是因为架不住老板的逼哄。好在当时内地物价低,公司给足了丰厚的津贴,还默认大家在黑市上兑人民币,再以公开牌价报账———很多人看在赚钱的份上才勉强来上海,毕竟在这里“淘”个四五年,回去就能买房子了。
一直听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可当时来了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到天黑,商店餐厅早早关门;从华亭宾馆去外滩,必须要包一辆车,否则回来拦不到的士;去趟杭州,火车要开4个多小时,还得提前花4个小时排队买票;打电话去一家有名的涉外酒店找朋友,对方不在,请接线员帮忙留言,对方居然觉得过分:“跟你说他人不在,我怎么交给他?!”说完就“啪”地摔下电话……很多人不习惯,熬了几年就“逃”回去了。我呢,娶了上海太太,一直留在这里,看着上海一点点发展,就像20多年前的香港,一天变个样———现在那些“逃”回去的同事都在叫后悔。
也难怪,那时香港人不愁找不到工作。公司曾经想在香港办纺织厂,一个月也招不到当地工人。偶尔有一两个应聘,开口就说:“你们厂连空调都没有啊?我不跟你谈了!”香港的劳动力都去发展服务业、金融、股票了……可到了今天,香港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以前我每三四个月回一趟香港,每次回去都要大吃一顿———上海国营饭馆的饭菜实在是又少又难吃。可这几年我觉得上海的东西越来越好吃,香港饭店的味道倒差了。
前几天看到一篇对某香港老板的访问,有句话很有意思:“10年前派员工到上海,他会哭着不肯来;现在我要是让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员工回香港,他又哭着不肯走了……”
我们的圈子里,有两句话最流行,一句是:“How big is the market”另一句却是:“这是在内地”
香港职员期盼上海“软件”升级
莫先生 外资银行副总裁
前年,我现在工作的这家银行想招一名到上海工作的副总裁,我就来了。
机会自然没得说:中国将加入WTO,我们可以公平地和中资公司做生意,不再像以前,有那么多“政策”。大家一谈到这点就两眼放光:“How big is the market(多大的市场啊!)”就好比卖保险,在小小的香港,多年反复经营下来,几乎所有人都买了保险(还不止一份),可放在内地,10个人里有一个买你一份,你会赚成什么样子?
还流行一句话。有人遇到了什么不爽的事,旁人便同情地拍拍他:“这是在内地,老兄!”香港是多年的自由港,有宽松的贸易氛围,还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有什么不满意,可以很方便地去告人家。上海的硬件从来不是问题,可就是“软件”还太“弹性化”了点。同样到一个机关办一件事,我们去打交道,他照章办事说“不行”,可换了另一家本地公司,偏偏又“行了”。
最让我不喜欢的,是某些上海人的素质。在麦当劳,我经常跟人说:“小姐,先生,请你学会排队!”有朋友说他晚上打车,明明是单行道,司机却直闯进去,说他两句他还委屈:“先生,我是在帮你省钞票哎!”
1991年我离开香港时,香港人也和今天的上海人差不多:的士司机凶得要命,不肯找零;地铁里买票的人挤成一堆,从来不排队;过马路,很多人没看见红灯似地乱冲乱闯……隔了10年再回去,香港人已经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了。朋友说,那是因为过去几年里,媒体和学校一直在努力教育———香港人能做到,上海人也一样可以吧。
最麻烦的是,某些香港职员总觉得和上海人合不大来。
上海职员:香港人很单纯
郭先生 咨询公司职员
我工作的这个团队里,有不少香港人。这些Senior、Manager以做项目的形式,到上海工作一年半载,然后再回去。
也听说过现在香港人视“去上海”为时髦的说法,依据之一就是香港白领挤破了普通话培训班的门槛。就拿我们小组的经理来说,她在香港时,也花300块一个钟头的天价学普通话,但在这儿工作了一年要回去了,还是很高兴,问她既然暂时还没有“北上”的打算,为什么抢着学普通话,她倒吃了一惊:“也没仔细想过,不过这是一种新技能,不学总觉得不踏实……”
在香港职员眼里,上海菜太甜,吃粤菜又太贵,很多在香港吃惯了的小食、罐头、水果,找遍偌大的上海也不见踪影。而且目前在上海,除了房子和交通两大项外,日常开支比香港只贵不便宜。最麻烦的是,某些香港职员总觉得和上海人合不大来。例如每次他们提议去吃西餐、打高尔夫,几乎组里所有的上海同事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推———嫌贵。其实大家的这点收入,偶尔为之完全负担得起。
香港职员其实蛮单纯朴实的,他们看冯小刚的贺岁片会笑得前仰后合。他们还特别喜欢组里一个北方同事,因为“他说话很搞笑”,他们一会儿和他探讨《国家地理杂志》,一会儿会争论某个管理模式的缺陷,还有一次,他们居然在兴高采烈地比较粤语和普通话里脏字的写法!
可和我们这些上海人凑在一块,他们往往就觉得无趣。上海人聊着聊着就会扯到电器怎么买、房子哪里好之类的话题上去。有一次讨论到公司的报销制度,上海人一个比一个精明,谈得口沫横飞,一个香港同事听了一会儿,摇摇头,走开了。
另一方面,像他们这样的香港中层白领,即使有心“北上”,也不那么简单。外企“本地化”的口号叫得震天响,他们和上海人相比,优势几乎只剩英语一项,而现在我们要打交道的大客户,往往都是国企和民企。大老板可以光凭脑子和经验吃饭,可中层白领还要做许多实际工作。那几个香港同事做报表文档,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往电脑里输,看得我们都吃力。刚开始,他们操着普通话和客户打交道时,双方都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只好“驴唇不对马嘴”地乱争,在一边作笔录的又往往是新人,谁敢直说“经理你讲得不对”?
北上港人透视
本市成立最早的猎头公司之一、成达高级人才顾问有限公司的专家们为我们勾勒出香港白领北上上海的轮廓。
90年代初,不少外企开始在中国大陆设立办事处,那时外国人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带着点恐惧。孙先生的太太说,当年她公司的副总裁从美国来上海,不敢碰中国的食品,硬是绝食了3天,只靠咖啡度日。在这种如今听来像“天方夜谭”的背景下,既习惯西方工作原则、又能理解中国文化的香港人便成了他们与内地打交道的桥梁。
当时上海也的确缺人才,如今外企职员都颇为稔熟的那一套,当初闻所未闻。成立一个办事处,连行政助理都得到香港去招。最早一批来上海的香港白领,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
从香港分公司外派一名员工过来,成本要高出两三倍。随着本地人才的成长,一批香港的部门经理,都渐渐被上海人所代替。一些人回了香港,更有不少人宁愿放弃房贴、机票等一部分福利,甚至减薪也要留在上海。毕竟,香港目前的失业率已达7%。
而在金融、保险、酒店这些行业,香港白领(尤其是高职位白领)的竞争力丝毫没有削弱。一家外资银行新开了个人银行业务,可以到国有银行挖人,可以找本地人才,还可以请本地的“海归”,可最后还是请了香港主儿———人家的经验摆在那里嘛!(闻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