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儿子,这次你有福了!
我和你妈妈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结束了这段婚姻。现在,就请你帮我在中国物色一位40—50岁的美丽女子,成为我的新娘。我将每月给她2万美元作为嫁妆。那时侯,由于爱情的牵挂,我将不得不一两个月就回中国一次,就可以经常见到你了……
魏特利在中国的义子在一个礼拜之前把这个故事告诉我。
这是现已69岁的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魏特利在离婚之后不久给他在台湾的义子写的一封信。永远乐观地面对一切是这位年近古稀的美国作家的快乐哲学。
而在魏特利的《乐在工作》里面提倡的是———追求工作的乐趣正如追求知识一样,既不会失望,也不会落空。“工作是社会对我的要求,乐在工作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要是再也不用工作就好了!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既不会感到失望又不遭遇落空的女子经常会发出的渴望。但如果没有钱又没有工作,那将是最最悲惨的。
于是不得已而去信奉———快乐永远与奋斗过程紧密相连。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快乐甚至超过目标达成那一刻的快乐。比起拥有了100万后想要1000万、有了1000万想要1个亿的人,魏特利享受着一劳永逸的乐趣———工作的乐趣,来自于魏特利的31个成功的信念。
我们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尊重自己是找到工作乐趣的第一把钥匙。不断地在内心和自我交谈,肯定自己的一切,可能是永保自尊的首要关键。
魏特利用一种类似于教徒般的虔诚帮助人们祈祷———感谢每月所领的薪水,让家人衣食无虞,并为将来储蓄。感谢身边共事的同僚,因为友谊是生命中最为可贵的一件恩赐。
这位加州人,是全美最受欢迎的演讲者,全球最专业的演说组织Toastmasters票选为“2000年全球五位最杰出的演说家”,创下已销售出1000万套以14种语言在各国发行的世界纪录,更有趣的是,这位美国作家,竟是近10年以来华语市场中最畅销的热卖书的作者。
曾经有很多机会,魏特利可以赚到几百万,魏特利都放弃了。这位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孩子,从小妈妈就对他说:“孩子,有钱人都是罪人,我们决不可以过那样的生活。”
毫无疑问,金钱是一切善恶之源。魏特利则更加愿意相信,财富是一种美德。
什么是生活中“最为彻底的成功”?很多的成功者惯于无休无止地询问自己。“从来没有要为之奋斗的梦想”和“梦想总能够完全实现”,这样的两个极端是这一些成功者最为痛苦的悲剧。(陈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