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具有职业指导资质的人员全加起来还不到450人,而每年北京人才市场求职人员约有200万人,二者相比约为1:5778。这一方面反映出职业指导师队伍人员奇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内从业人员在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近日,本刊请来有关这一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使有关方面和更多的人士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鲍博睿:在中国,我感到现在年轻人自身都有比较高的水平,但同时外界变化也比较大,所以,能够供年轻人借鉴的人或者是经验就比较少,如果你问他们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还能说出个所以然,但要是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就会感到迷惑,这是现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太一样的地方。
罗双平:人的事业成功不是光凭力气傻干就成的,职业怎么发展,是有一系列科学讲究的,这个科学实际上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或者方法。目前的问题不是说没有市场、没有需求,而是我们现在对了解一个人的手段还有所欠缺。
现在虽然也有计算机测试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的可信度都比较低。这个问题迟早会解决的。
栗陆莎:对美国的情况我有一点了解,在那里有相应的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跟美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像人事部或者是劳动部、教育部都有合作,像我认识一个顾问,他常年跟劳动部和教育部做这样一些项目,比如说就业指导或者是培训。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那时有些人由于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或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而失业了,但是他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技能储备,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就业呢?于是美国的劳动部和我这个朋友所在的行业协会就共同来做了这样一个项目:告诉这些人他们的就业方向在哪里,找工作的方式和渠道应该是怎样的。
我觉得中国目前缺少这样的行业协会,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觉得除了政策和技术等层面,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学术界缺少应用研究,所以没有这方面能够指导人具体行为的专家存在,这是一个根本的缺陷。
另外欧美社会是比较成熟的社会,一个人规划自己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有一个相对确定的阶梯,你只要按照这个做,只要你的能力不是很差,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意外。而在中国就不是这样,因为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能够预见到两三年以后会是什么样,所以对于青年人来说,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是怎么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职业顾问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怎样帮助那些致力于职业发展的人去预见变化,管理变化,并使他们能够驾驭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
潘岳:我们单位曾经搞过一次招聘会,在面试时我问这些应聘者对未来几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选择编辑行业的工作?当时大部分人对于这些问题感到非常茫然,这令我们很吃惊,年轻人对职业的发展是如此地缺乏认识。所以说我们在国内策划出版第一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书的目的就是希望给年轻人一些启蒙,这比他们花很多的钱去咨询更现实一些。
在策划这套图书的时候,我们感觉这类图书市场好像还是个空白,现在这四本书——《就业宝典》、《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单飞》和《面对面交流秘诀》出来以后,市场情况还是不错的,一个月内全部都去重印了,这说明人们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方希:我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传递给大家这样一个理念:职业生涯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当然也有人问我们,引进的这些书里面很多是国外的内容,到底有多少内容是适合中国读者的。
我觉得引进国外这方面的图书有这样几个作用,一是可以直接接触到国外比较先进的理念,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拿来主义的尝试。二是把国内整个出版平台垫高,这样我们再做国内版图书时就可以站在引进版的肩膀上来做。
鲍博睿:我同意职业发展西方和中国有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中国将来考虑的不是以跟从者的身份,而是以创造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在发展的领域如何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能够影响青年一代或者下一代职业发展的是不可预见的变化,在不可预见的变化中中国人最需要做的一点就是自信心的确立,即觉得自己有能力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导,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楷模。
栗陆莎:我觉得鲍博睿说的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的变化在哪里,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应该针对国内的具体问题来做专门的研究,因为我们的问题中有很多是其他国家发展中没有遇到过的,是我们独有的。比如说我现在写的这本书讲的就是跨国公司里中国雇员的职业发展问题,中国独有的单位制,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单位制到底对中国雇员有什么影响,单位制的文化跟跨国公司的文化冲突在哪里?我们只有解决了自己独有的问题,才能真正领导未来的发展。
·国人在职业发展上有哪些误区?
罗双平:以大学生为例,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一开始根本没有考虑到事业发展会怎么样,在找工作时一个是看哪个单位的牌子大,再有就是哪个单位能出国,第三就是挑哪家单位待遇高,而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问题。当然我不太主张大学生一毕业就明确干什么,因为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很多想法都是异想天开的。他们必须要经过一个过程,磨练得差不多了,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社会和单位了,这时候定位才有意义和价值。
栗陆莎:我觉得在中国不管是学生还是雇员,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缺少个人独立思考的问题,即我要不要为自己负责。中国小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父母一路扶着走过来的,都是父母在替他做判断和决定。重要的是你要跟着你的心走,只有你想做的事情你才能做得最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的企业中不太重视技术人才的价值,总认为一把手是最高的,总工程师算什么,这是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像我过去工作的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门有个首席科学家,这个首席科学家跟半导体部门的一把手是一样重要的。
罗双平:专家的待遇现在已经上来了,很多单位的行政领导还不如专家的待遇好。
栗陆莎:待遇可能会好一些,但还是没有决策权。而我刚才说的首席科学家,权力大到能决定在哪儿设一个芯片厂,生产什么样的技术标准产品,虽然企业一把手也参与这项决策,但最终还是由这个首席科学家来决定,专家负责的是未来的技术方向是什么,因为一个芯片厂一建需要10年,10年以后的技术会是怎么样是由他来决定的。
鲍博睿:我作为一个外国专家在北大、清华教课时,发现很多中国的学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觉得自己读了很多的书,出来就应该是领导别人的,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在公司里实习过,也没有项目方面的经验。现在我居住的法国在过去的15年中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就工作,现在学校要求学生们必须有半年的实习经验,到其他国家去实习,然后写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理解了书本之外的能力和知识,比如说怎么和客户打交道,怎么和其他的人进行合作,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中国也应该考虑如何让年轻人获得很好的实习经验,使他们能够把实习所学和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
·衡量职业成功的尺度是什么
栗陆莎:我的判断尺度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喜欢不喜欢,是不是我从心里想要做的,有没有达到我预定的目标。不能说当了总统就是成功,不当总统就不成功,这是没法比的,因为人的智力、条件都不一样,掌握的资源也不一样。
潘岳:我感觉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很在意别人眼中的承认和认同。
栗陆莎:其实所谓的职业发展路径,就是你为自己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方向。这个方向可能你年轻的时候不很清楚,但是那时候会有一个感觉,说我不喜欢什么、我不要什么。你可能要到40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你永远知道你不要什么,你不要的东西你就不用去争取。我觉得这也许可以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最后说我想做什么事情,然后去关注那个事情。
方希:我觉得职业是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某些时段就是人生的主旋律,你的职业做得愉快不愉快、开心不开心,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所以,我觉得职业生涯策划,实际上跟人生的策划是密不可分的,它的根基就是人生策划。
罗双平: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成功都是紧密相联的,如果说事业很成功,家庭很凄凉的话,这也不叫事业成功。人的一生总是要成功的,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一个是自己开心,做一份工作如果感到的是乐趣、是享受,就说明这个职位生涯定位是好的。
再有就是一生当中应当有所成就,这个成就不是说非当国家总统,当局长、当司长,某一个方面我干得很好、比别人强就够了。
鲍博睿:对于成功的论述,说起来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从两方面说一下。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在人生不同阶段承诺定义的内涵不一样,过去很多人尝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成功是一种心理的感受,或者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假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成功还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考虑。我在帮助年轻人发展自己业务的时候,有一个稍微简化的模型,就是把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5至30岁,这个阶段主要是从事学习,积累人力资本,其中也包括第一个职业生涯的初期;第二个阶段是从30至50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样也要做好自己生活方式的规划;第三个阶段,50至80岁,传统意义上人们已经退休了,但是这个阶段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从事一个新的职业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成功的定义。如果想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方法表述的话,就是三个动词to have、to do、to be。发挥自己的潜力,有所成功,这是成功的一个方面,做一个成功的人,要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追求,但这也是有尺度的,不能过量,否则对物质追求多了就会带来问题。
栗陆莎:鲍博睿先生提到三个动词,to have讲的是拥有,我们拥有多少财富,我做了CEO,说明我已经做得很好了,薪水很高,可以买名车、洋房,但是唯独没有谈到to be,即我对自己满意吗?我住在这样的房子、车子里感觉舒适吗?to be讲的是自己的生存状况,包括健康,包括你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工作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还有一个心理状态。每一个人当他面对成功的时候,他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期,随着人类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增加,怎样调整自己的身心,进行文化的学习,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修养和养生,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不缺少这样的参考资料,古人有很多这样的教诲,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这些东西来调整自我,而不是说成为一个成功的牺牲品。
鲍博睿:说到平衡的问题,我打个比方,走路前进的话,肯定是身体的重量放在一条腿上,然后再放到另一条腿上。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不是静止的状况,而是动态的平衡,是在不断地调整中的。以我自己为例,在很多朋友的眼中我可能是不能保持平衡的,因为我现在到中国来是很冒险的,我既不懂中文,年纪看起来又比较大,也没有什么特别能保证一定就能成功的条件,有些人觉得我疯了,也有些人觉得我很勇敢。其实我自己是在寻求一种平衡,因为我过去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同时我对中国又一直有种渴望,现在到这边来了,是我在追求生活上的平衡。人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的,这样才能保持最终的真谛。
·如何应对职业发展的新潮流与新变化
栗陆莎:面对不断发生的变化,我觉得首先你要找几家比较优秀的媒体,这些媒体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你想得到的最新变化的信息,也就是说掌握资讯是很重要的。你还可以从这个媒体里参考到很多人对变化的评论和感受,这个时候再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然后,你才能够真正去做一个决定,说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事情。
另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外国公司会把一些更精细的领域带进来,使我们有更多、更新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会创造出很多新的职业,比如最近电视里报道有人在办保姆培训学校,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更多地鼓励人们去创业,如果没有企业家,这个国家是没有活力的。鼓励人们去创业,就要打破过去的贪图安逸、不喜欢冒险的比较传统的心理因素,如果人们都愿意去创业,不怕失败,经济一定是有活力的,而且会有更多的职位供人们选择。随着很多私营小公司、小企业的出现,人们的就业观念也会发生改变,眼睛也就不会只盯着大公司了。
再有一点就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舞台,人才也开始往这里汇聚。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感觉到这种压力,但是很快每个人就会感觉到。所以,现在国内的猎头公司已经不会绝对地说自己要找的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这个人是最好的、最适合做这份工作的,哪里的人都可以,这就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生存竞争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后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不能不看到这点变化,你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方式,只看到很窄的一条线,而应该把眼界放得更宽些。(鲍云帆)
·嘉宾介绍:
鲍博睿(Bob Aubury):国际知名的企业管理与个人发展顾问,其专为中国读者创作的《超越校园——中国年轻人的个人发展指南》一书前不久已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栗陆莎:资深商务顾问
罗双平: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考核评价研究室主任
潘岳:中信出版社副总编
方希:中信出版社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