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邹声文) 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过程中,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已逐渐打破。据不完全统计,仅自1996年以来,我国共有17188位农民(含转制)从公开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走进地方国家机关的大门,成为国家公务员。
“这表明我国录用行政机关干部的传统人事制度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分配、派遣、调动等沿用数十年的进入方式,已被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的新型公务员录用制度所取代。”人事部有关负责人充分肯定了这一变化。
城乡有差别、身份定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干部人事制度在不唯身份、五湖四海选人方面做过一些努力,但脱不出“身份”、“户口”、“转干指标”等政策框框的限制。普通工人、农民要想进国家机关大门,必须通过参军提干、高考或“代干”、“转正”方式。而各级机关一般仅选调有所谓本地户口的工作人员,外地户口的人员几乎没有机会问津。身份和地域两大限制,使许多优秀人才望“门”兴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也不断加快。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家行政干部队伍。1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提出录用国家公务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994年,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初步建立国家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开始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995年,我国第一批农民以“考”的形式当上了公务员。当时,吉林省青年农民祝占兴等13人通过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当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国家干部”——公务员。这一突破在当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现在,这种打破身份和地域限制,唯才是举的公务员选拔方式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全面铺开。
“新型公务员录用制度打开了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的一道大门。它为选拔优秀人才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环境,使政府人事管理更趋于科学化、法制化,而且对树立机关勤政廉政形象、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事部的这位负责人认为,“这一制度也遏制了以往暗箱操作在招录工作中产生的弊端,如果没有真本事,递条子、找路子、走门子都不会有用。”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