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上海复旦大学有244名学生重新选择了专业,转系成功。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大学“转系(专业)难,难于上青天”,如今竟有如此多的学生同时转系成功,复旦前所未有,全国闻所未闻!这不是哪个学校领导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一项制度性变革;这项制度变革不是蜻蜓点水的“试点”,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全面铺开。
正如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放开学生转系就是考虑到了以学 生为本位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专业有极大的兴趣的话,学生可以爆发出很大的创造力。
事实上,大学可自由转系、转专业甚至转校,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创新之举,我们今天的许多大学改革,都不过是在一点一点地逐渐找回我们过去就有、却一度遗失的优秀教育传统。
曾几何时,一考定终生、一次选择学校和专业定终生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天规”。且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大学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和不完善,学生在学校、系别、专业的选择上几乎完全处于“盲人摸象”的不利境地,高考和填报大学志愿都跟赌博似的;而上了大学以后,又再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此种情形,何异于中国古代的包办婚姻。现代人的恋爱婚姻,若不满意还有不断重新选择的机会,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却长久停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时代。
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以“逃离大学”为主旨的无奈反抗:一些人自动退学,回中学重修,直到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和专业为止;一些人干脆永远地告别大学;更多的人逃学、逃课,得过且过,混文凭,60分万岁……一边是大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些年,不少大学也都开始或多或少地进行教育改革,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聘名师、争生源的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回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根本上来。须知,大学者,不仅要有大楼和大师,更要有大爱,更要有大爱关怀下的真正的“大学生”。营造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的大学氛围,这就是大爱。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和想象力,是一切教育根本的根本,也是个人和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不久前,中科院院士、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杨福家回国参加学术年会时,专门以“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为题,阐述了他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教育的两个特点之一就是“神圣的好奇”。优秀的教育、一流的大学应把启发学生的好奇作为首务。
王洪生校长称,复旦大学最终的方向就是不分专业,建立一个文理学院,学生先进文理学院进行培养,两年后再选择专业。如此想法,应当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不必担心专业放开重选后人人都会挤热门。要知道人各有志,社会也没有永远的热门,只有永远的兴趣、专长和志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世间事大抵如此。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和幸福快乐的源泉。在这方面,我们同样要从以社会评价为本位,回到以学生个人感受、个人的自我评价为本位上来。
这样的因材施教、以学生本位为中心,才不枉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本报特约评论员 童大焕)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