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转系事件,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通讯员 何勇荣/摄)
新学期开始,复旦大学2001级的244名学生如愿以偿成功转系。此次转系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新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转系将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什么冲击?转系究竟如何操作?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转系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进了这所著名学府。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一周,除少数几名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外,2001级成功转系的240多名学生均告别了原先的院系,搬进了新专业的学生宿舍,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转系实际上还是成绩的筛选,除非是高分入低分专业,仅凭爱好想实现转系并不容易。(PHOTOCOME供图)
考核篇
审核规则各系自定
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副主任、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介绍,此次转系的具体步骤是:3月17日,出台《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就学生转专业问题做出详细计划。细则规定,各院系原则上必须接收按本单位各专业一年级学生不少于10%比例的转系学生,同时,各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对申请转入学生的“审核规则”,对审核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4月,开始接受学生报名,教务处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汇总登记后交各院系,并向全校公布各专业的实际申请人数。6月,各院系遵照“审核规则”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审核,一周后向全校公布转专业学生初审名单。学期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各院系对通过初审的转出学生进行一学年学分绩点审核,并将转系学生成绩单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审核后公布转专业学生的正式名单。据了解,最后转系成功的学生只要大一两学期平均基点达到2·5(70分左右)或者以上,有没有不及格课程并不太关键。这个要求,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达到。
兴趣第一拒绝后门
据了解,这次转系严格按照“公平、公开”的审核办法,王生洪校长曾经多次重申,不许任何院系领导收条子,彻底杜绝“后门”。
什么方法最公平?大部分院系都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连某些研究性强的基础学科也要求实行面试。数学系虽然属于基础学科,但是近年由于应用广泛而一跃成为热门,这次有13人竞争6个转入名额,不仅要考高等代数、数学解析、空间解析几何三门课程,还要进行面试筛选,副系主任陆立强教授说:“我们不完全相信笔试成绩。有些人为了功利进数学系,这样的学生我们不会要。”
一名从新闻学专业转入数学系的女生朱月,虽然因为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这几门考试成绩都在五六十分,但是数学系还是录取了她。“她一直想做数学家,而且,她没有学过高数已经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也说明了她经过学习后,能力完全没有问题。”朱月高中时候就读理科(复旦新闻学院实行文理科兼收的招生制度),她说,她一直想在数学方面有所成就,但是高考时候综合了家长和老师的意见选择了热门专业新闻学院,可是考进后她感到自己最爱的还是数学。据其辅导员介绍,她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后都在走廊的灯下学习数学,这次转系的消息传出,她毫不犹豫地弃新闻选数学。
理转文科相对容易
各个专业的老师在考核时,都把“兴趣”当做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复旦大学此次转系想要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学校希望被转系“阳光”照到的,是那些真正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人。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理转文”相对较容易,但是“文转理”非常困难。除了此次朱月成功从新闻学院转入数学系外,其余“文转理”成功的例子基本没有。经济学院在高考招生时候虽然是文理兼收,此次也有一些文科学生要求转入,可是由教务处把关考试高数和英语,没学过高数的文科专业学生全部落马。
困难篇
转系口子为何难开
在以前,国内各高校转系之难,很多读过大学的人都深有体会。近年来,复旦批准转系的学生大约是每年10名左右。以2000年为例,全校共有14名学生转系,其中6人是在理科院系内调整,5人是在文科院系内调整,2人由理科院系转入文科院系,1人则从文科院系转入理科院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为何转系的口子到现在才开?据了解,现在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大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还是参照1990年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制定的,上面对转系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复旦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是这样规定的:每个专业每年转出的人数一般不得超过该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该学生当年平均成绩必须较好;平均基点达到3·0(平均80分左右),而他当年的高考分数不得低于欲转专业当年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而这两条,几乎限制了绝大多数想转系的学生:基点能够达到3·0的已属成绩不错,对本专业学习游刃有余的学生很少会考虑转专业,再者,绝大部分学生的欲转专业都是当年自己报考过但因分数不够而落选的。因此转成功的,都是幸运儿。清华大学95级化工系高分子专业学生小邱曾经从机械系转入化工系,他告诉记者,当时他成绩属于班内前10名,而且他整整跑了半年,托关系、拉人情,最后才转系成功,他感慨说,“转系真是难于上青天”。
基础难补教学头痛
在国外,对大学新生选择专业采用“申请制”,学生可以先在一个专业试读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再次选择专业;毕业时,以学生所修专业学分决定应颁发的文凭。而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采用的是“填报制”,几乎一考定终生。复旦大学副校长孙莱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错误的专业选择,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浪费。所以此次复旦决定给学生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是重新选择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据了解,大一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属于所有学生都必修的公选课,如法律基础、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调适等德育、美育、政治课程,而且在复旦大学教学计划中,还要求学生打破文理界限,可选修其他专业的几门课程,所以转系学生修过的原专业的某些课程,可以得到承认。但是一些基本的专业课,还是要从头开始。文科知识学习难度相对小,问题还不突出,但在一些理工类、学习难度较大的专业,如何安排转入的学生,也让老师们有点头痛:跟着大一新生一起上课,那么意味着他们本科就要读5年才可以毕业,如果跟着大二,能否在剩下3年时间里学完4年的新专业课程又是一个问题,何况有些课程具有连续性,跳过基础直接选修专业课难度会更大。
记者发现,目前各新专业的导师均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帮助转系学生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有的选择加入大一,有的加入大二。据教务处有关老师介绍,这些学生能否在剩下的3年内修完必修学分、成功毕业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需要延期学习,学校也给予支持。
就业前景仍是考虑转系的首要因素。(PHOTOCOME供图)
选择篇
热的愈热冷的愈冷
但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重新开始一个新专业的学习,尤其是转入学习难度较大的专业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一名从材料系成功转入数学系的同学,因为数学系老师让他跟着大一上课,他最后考虑再三,觉得转系成本太大,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大规模转系,会不会使得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虽然学校领导给记者的答复都是否定,但是一个专业是冷是热,从报名人数上就可见一斑。
一是复旦的传统强势专业最热门:据记者了解,新闻学院此次共设转入名额6名,但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达到了26名,报考的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超过4:1;生命科学院10个名额引来27人竞争;另外,眼下分配形势大好的一些热门专业也是大受欢迎,包括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等热门专业的经济学院14个转入名额有70名学生参与角逐;计算机、法学、英语等较热专业也是拥护者众。但某些基础专业门前则冷冷清清,汉语言文学系设6名转入名额仅有4名学生报名,化学系10个名额仅有7名学生报名,力学系5个名额也只有1人转入。历史系和哲学系门前更是“凄凉”,历史学专业2001级本有42名学生,按规定可以接收4名转系生,但历史系破格拿出10个名额想鼓励招收那些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但10个转入名额却无一人报名!哲学系的命运也与之类似,虽然哲学系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考核转入学生程序,却仅有一名医学院学生报名转入,据一位参与考核的老师透露,这名学生仅仅是对哲学感兴趣,哲学知识和读过的哲学著作都很少,但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来学习哲学,哲学系还是录取了她,但这位学生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可见,此次转系依然与传统高考类似,传统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依然大受欢迎。
据了解,在复旦大学一些相对冷门的学科,以第一志愿报考该专业的学生,甚至不足一半。多数学生是因为报考其他专业落选而调剂进来的。“我是怕考不上名校,高考时就违心地在志愿表上选择了允许专业调剂一项”,历史系2000级研究生史立丽告诉记者,1996年本科新生入校的时候,一位教授曾经问过他们,有哪些是自愿报考历史系的,结果40多名学生里,只有10个人举手。
虽然热门专业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希望转出,但是冷门专业学生的大规模要求转出让人有些瞠目结舌。2001级历史学专业几乎有30%的学生参加报名要求转入他系,哲学专业共有41名学生,要求转出的有16名,比例高达39%。此外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科24名学生,也有12名学生要求转系。
首要考虑就业前景
为什么大家纷纷弃冷门选热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中心曾对厦门大学和郑州大学的13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影响考生填报大学志愿的第一因素还是“就业前景”。有51·2%的高考学生将就业前景作为报考的主要因素;31·1%的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摆在首位,此次转系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复旦教务处副处长郑方贤认为,眼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学生们在专业选择上虽然也考虑自己的兴趣,可是更多的却是现实地为将来就业作打算。有很多学生虽然对历史、哲学知识感兴趣,但是这些专业就业方向的相对狭窄使得他们纷纷放弃,有的更是觉得高分若是不进热门专业会很“吃亏”,另外来自父母、家长的意见和压力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据记者了解,冷门专业的一些学生甚至会自感低人一等。一名刚刚进校10天的2002级博物馆系新生竟然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的宿舍条件比不上其他院系,是因为自己的专业太差。这样的想法积存在学生心里,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想脱离本专业的现实。
大量学生要求转出,冷门专业老师又有何感受?哲学系莫伟民教授告诉记者,他并不担心哲学系的好苗子会流失掉,本科虽冷,哲学系每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考仍然很热,每年哲学系本科招生不过40人左右,而硕士研究生要招80名,博士研究生也有大约40名,招进的这些硕士、博士研究生是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人,是哲学研究的主力和希望。历史系章清教授也说:“只有真心热爱历史的人才可以坐下来潜心研究历史学,如果一个学生真的不喜欢历史,硬把他锁在里面让他研究,他也学不好,所以这一部分学生的离开,不但没有坏处,经过这样的选择真正留下来的学生正是将来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这对教学资源的优化也是有好处的。”
展望篇
复旦酝酿通才教育
一位院系领导告诉记者,复旦此次大规模转系,是其实现“通才教育”的一个序曲。复旦接下来的举动是,要打破院系之分,让新生经过学习后自选专业!对这个说法,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表示确有此事,复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文理两个大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不分专业,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到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至于时间,王校长谨慎表示初定在5年之内。孙莱祥副校长也表示,淡化本科专业将是今后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复旦大学虽然现在允许转系,但能够转系的毕竟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各院系的教学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数理化文史哲这样的基础学科也依然要不断发展,但为了满足学生的就业、兴趣等需要,近两年内复旦将实现双学位制度,鼓励学生拥有多种专业多种技能,然后逐步过渡到打破院系界限,实现“通才教育”。
而据教务处郑处长透露,本来今年复旦想在新闻学院进行试点,即新闻学院不招高考新生,两年后所有专业的学生均可以参加报考选拔,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未实现。
自选专业短期难行
记者在走访学生时了解到,学生们都希望热门专业的大门能够敞开一些,目前的转系,还是一种成绩的挑选。如历史、哲学专业要求转出的学生虽众,最后能够如愿的却很少。以哲学系为例,16名学生要求转出,仅仅有两名学生成功通过考试转入他系,其余学生还是得继续学习本专业;相对而言,那些因为兴趣而自愿“由热投冷”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如愿以偿。
但不管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各院系领导和老师却都一致认为,大学要在短暂时期内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允许学生按照兴趣自选专业,是不现实的。哲学系一位系领导认为,哲学系的学生之所以难如愿转出,这还是与学生的文化基础有关。冷门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报考其他专业分数不够、调剂招来的,虽然同样被复旦大学录取,但有些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差距达五六十分,哲学系的学生本来基础相对较弱,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竞争也会处于劣势,转系难也是必然。而且他认为,即使学生如愿转入他系,将来的学习也会比较吃力。他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许多人进了哲学系都领略到了哲学的魅力,如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十大特聘教授之一俞吾金教授当年报考的专业是中文系,结果进了哲学系,后来反而成为哲学界权威。
热门专业冷对转系
如果将来真的打破院系界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那么极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冷门专业少人问津,热门专业人满为患。热门院系是此次转系的大赢家,但院系领导却对大规模转系并不十分热衷,更不愿多招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经济学院胡涵钧副院长认为,如果放开了大门任学生自由挑选专业,可能某些专业将会变成“空门”,而经济学院因为就业情况理想则会人满为患。新闻学院刘海贵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本来只想接纳3个转系生,在学校再三做动员工作后,学院才将名额追加至6个:“一个专业形成品牌,与几十年来的高考招进的全是高分考生不无关系。这次要求转入的几乎都是当初报考新闻专业成绩不够落选的,我不排除里面有出众的新闻苗子,我希望转进来的也就是这一部分学生,但是门决不能开得太大,敞开大门的结果只能是自砸招牌。”
针对这个问题,王生洪校长表示,将来打破专业,也不会完全按照学生的志愿来选择专业。热门专业还会有一个人数限制,冷门专业还是要做工作吸引更多学生前来报名。但大家都有兴趣进热门专业,就只能以成绩来衡量了。记者在采访中深刻地感觉到,不论热门冷门,各院系的领导和老师们依然非常看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喜欢高分学生。他们都表示,高考成绩虽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水平、能否学好某个专业的唯一标准,但是却是普遍适用的参照物。由此可见,这次转系,对于那些希望转系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第二次高考,考得好的跳入热门,考得不好,依然呆在冷门专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专业的筛选,还是成绩的筛选,仅凭爱好想实现转系,除非是高分入低分专业,否则仍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预计,将来在走向“通才教育”的路上,还会有许多难题等待解决。
相关政策
复旦转系细则
3月,各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对申请转入学生的“审核规则”,对审核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原则上必须接收按本单位各专业一年级学生不少于10%比例的转系学生。
4月,开始接受学生报名,教务处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汇总登记后交各院系,并向全校公布各专业的实际申请人数。
6月,各院系遵照“审核规则”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审核,一周后向全校公布转专业学生初审名单。
学期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各院系对通过初审的转出学生进行一学年学分绩点审核,并将转系学生成绩单报教务处。
由教务处审核后公布转专业学生的正式名单。成功转系的学生只要大一两学期平均基点达到2·5(70分左右)或者以上。
转系考核内容
经济学院:面试主要是让学生针对一些通俗的经济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很专业的知识考察。另外英语口试也列入面试内容。
新闻学院:要求学生就时事问题写一篇文章,老师挑选优秀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标准是:是否具备一名优秀记者的素质,举止是否落落大方、口齿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锐。
中文系: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考核老师看,以文章论英雄。
无正当理由不得转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此有规定
第二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允许转系(专业)、转学:
(一)学生确有专长,转系(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系(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别的系(专业)学习者;(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系(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系(专业)、转学:
(一)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二)由一般院校转入重点院校者;(三)由专科转入本科者;(四)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者;(五)师范院校(学校认为不宜学师范者除外)转入其他院校者;(六)自费转入公费者;(七)无正当理由者。(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姜英爽 卞晶)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