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
37岁的印培民这几天反复阅读十六大报告,一有新的感受,就打开手机给公司里的同事打电话。尤其是报告中鼓励创业一段,他一字一句地进行研读。
印培民博士现任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中日合资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十六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海归”派人士之一。他被报告中的这句话深深打动———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几年到北大工作、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的国外优秀留学人员非常多,而且大多数相当年轻。以他们对国际学术最前沿的直接了解,与本土培养的优秀教师队伍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了推进作用。”今天下午,记者突破一群海外记者的围拢,单刀直入就“海归”代表的新感受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代表。
这位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4年中拿下3个学位的传奇学者,一直难以忘记1986年那万里求贤的一幕———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和教务长汪永铨出现在他面前,诚邀他到北大工作。当时兼任北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汪永铨恳切地提出,让闵维方接替自己的工作。丁石孙因病住院期间,又专门在病床前叮嘱总务长,要把闵维方的生活安排好,特别是住的地方,要让闵维方“一下飞机就拿到钥匙”。
党的关怀、祖国的需要,使闵维方两年后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研究条件,回到北大工作。
“我是1970年6月入党的,当时我在北京门头沟煤矿井下当采煤工。32年了,这次是我第一次上党代会,有许多新的感受。”闵维方谈到,报告中有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的内容,有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内容,有关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内容,都有极其深刻的新的时代内涵。
闵维方说,目前北大3000多名教师中,2000多名曾在国外学习超过一年。对于近几年陆续来北大的年轻优秀的“海归”,北大除了给他们提供教学和创业的平台,还有计划地重新组织他们出国深造、学习、访问,真正掌握最前沿的知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和闵维方一样,1986年从德国回国的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专门将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员作为学校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采访吴启迪时,他专门提到了坐在他旁边的新浦东软件园党委书记胡钅宏亮———中国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技术专家,一位回国多年的老“海归”。
谈起年轻的“海归”,胡钅宏亮兴奋地说,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重要的吸引是事业本身,中国、上海、浦东、浦东软件园事业蒸蒸日上,有大量机会。报告中提到“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有利于各类经济区在更加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发展。
十六大党代表中的年轻“海归”,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回国的,他们对参加十六大有着不同寻常的体会。
1993年回国的张文军如今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感慨道:“回国后的这1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我得到最好培训的10年。”
1995年底回国的37岁的刘志红,如今是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他说:“这些年我们的国家一天一个样。我庆幸自己赶上了今天创业的好时光。正如江总书记报告中所言,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加速推进,在中国,创业者的天地会更加广阔。”
1998年回国的38岁的谭铁牛,如今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国运兴,事业兴,我的事业在中国。”
……
不管是新“海归”,还是老“海归”,都在党代会上表达了共同的心声:我们幸运地成为小康的建设者,一定要珍惜机遇,奋发努力,让更多的“海归”加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列中来。(本报记者张坤)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