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伟
11月4日盛志年先生在“青年话题”上撰文《历史系何以人才辈出》,读后颇有同感。前几天,又读到尹辉先生的争鸣文章《富豪多就能说明历史系人才辈出吗》,对盛文观点不以为然,也颇受启发。然而,总体上我还是赞同盛先生的观点。
盛先生的文章实际上是针对恢复高考以来,文科尤其是像历史系这样的长线、“冷门”专业备受冷落的现象有感而发。中国人有时候短期功利心特别强,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选择一个“热门”专业,说白了就是毕业后马上能够赚钱的那种。历史系、教育系在人们眼中可能都是清汤寡水,收益不大。而盛先生慧眼独具,从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中看出了一点名堂,原来学文科,甚至是最冷门的历史也能够发财,而且是发大财。盛先生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成功和发展当然和学什么有关系,但是和他们怎么学同样有关系,人们应该从众多冷门专业毕业的成功人士身上受到启发,抛弃那种把个人成功单纯归因于专业好坏冷热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充分把握自己专业的特点,灵活地把握机会进行选择。可惜,尹先生可能对盛文的本意没有完全把握,以至于有时候谈的不是一回事。
首先,尹文认为“一个人的财产多寡的排名,与学术水平并无联系”,以此反驳盛文观点。其次,尹文认为单凭富豪多就说明历史系人才辈出的逻辑过于简单,他认为“历史系的学生都非常成功,但不是在历史研究方面,这多少也算是历史系的一大遗憾吧”。但是,这个社会又有谁规定学历史的人一定要在历史方面有所成就才算人才?谁都有因时因地进行再次选择的权利。更何况,强按牛头不饮水,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是需要个人兴趣的,很多在历史研究方面有所作为的人一开始也并不是学历史的。尹先生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尹文进一步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该专业领域内的高级人才,而盛先生“骇人听闻”的观点搞不好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学科的建设方略,动摇本来就不稳定的军心,所以这样的宣传还是“少搞为好,这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其对‘成功’的理解”。
谈论历史系出富豪就一定对青少年有不好的影响吗?恐怕是尹先生多虑了。况且,盛文不但列举了富豪的例子,同样也列举了政界、教育界、文学界成功人士的例子。盛先生的本意并不在于证明学历史的富豪多,而是认为历史系并不是出不了人才,而是同样可以出各方面的人才,由此进一步分析历史系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可能恰恰是正确的一些做法,这可以对现行高等教育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尹文对盛文的“大学教育不能分得太死,应该多喂‘粗粮’,少用‘精粮’,否则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的观点也持反对意见,认为教育越到后面当然会越来越精、越来越专,大学的主要使命是每一门功课的大纲上规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培养掌握一到两门技术的“专家”而非“杂家”,惟如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说到底这里主要争论的是对大学的使命,以及对专与博关系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专门人才肯定是需要的,但是传统的对专门人才的理解是很狭隘的,你能说盛文列举的那些成功人物在他们驰骋的领域中不是真正的专门人才吗?人才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真正形成的,学校永远只是一个预备的阶段,惟有实践才能磨炼人才,甄别人才,锻炼人才,形成最终的人才!而现代化的社会是如此多变,无论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大批的复合型人才是当然的选择,在现实的要求和个人的努力下,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
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教育是一次性的,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呼唤我们进入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一劳永逸的教育越来越不现实,每个人成功的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具有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学历史,还是学计算机;无论是当老板,还是做学者;无论是坚守自己的最初专业,还是勇敢地做一个“背叛者”,只要你不断积累和培养全面的素质,走出自己的道路,你都是一个可敬的成功者。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