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校招生2002年10月号 > 正文

高考语文全国卷与北京卷三较意趣

http://www.sina.com.cn 2002/11/22 13:00  《高校招生》

  作者:北京 王大绩

  比较高考语文全国卷和北京卷,会发现它们在一些题目的立意和命制上颇具意趣,归纳为三点,故概括称之为——“三较意趣”。

  一较诗歌仿写题

  [北京卷]

  24.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3分)

  原作: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全国卷]

  2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高考仿写,采用诗歌作为仿写材料,此前还从未有过。而今年,全国、北京两份试题,竟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诗歌,很有几分“英雄所见略同”的传奇意味。而这两道仿写题目,也因这两首诗歌而成为试题亮点,使高考呈现出一份清新绿意。考查诗歌的写作能力,在大型考试中很难评价,因此也就很难实现。仿写,就像通往文艺园地的桥梁,帮助大多数没有尝试过诗歌创作的考生,在完成仿写的同时,初涉了诗歌神秘而奇妙的境界。可以想见,在2003年高考的备考训练中,诗歌仿写将占有重要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不是一种诗歌的普及呢?正值相当数量的教师为推动新教材的诗歌篇目感到困惑时,高考试题的这种尝试,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

  对全国卷和北京卷的诗歌仿写题细加较评,发觉它们又“同曲异工”,既同具匠心,又各有特色。

  先看题干。

  北京卷24题题干有两句话。第一句仅二字:“仿写”。第二句则对原作特点作了揭示,其中“以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都落实到“表达思想感受”这一核心上,体现着诗歌和象征的双重特点,突出了语言表达是思想感情外化的本质特征。第二句具体提出“仿写”要求,这种明确而严格的限制正是语言表达题所必需的。

  全国卷25题题干只一句话。这一句话包含以下要求:⑴仿写一组句子,意思完整;⑵仿照原句比喻形式,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⑶字数不要求与原句相同。

  两相比较,北京卷含蓄,发散空间较大;全国卷清晰,选拔目的鲜明。这种差异,既与两道题目在各自试卷中承担考查的任务差别有关,又与选用的原诗歌的差别有关,各有各的合理性。

  再看原诗。

  北京卷选用作家冰心的一首小品作为仿写材料,全诗仅两句三行15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是一首运用象征笔法展示哲理的诗歌。诗的第一句“墙角的花”,点明用来象征的事物。“花”,而在墙角,就身处于两种境况之间:面对墙角的局促,面向角外的开阔。正是这种特定的境况为其后的哲理展示提供了合理的基础。诗的第二句“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运用比拟的写法,揭示出个人品格与周边环境的因果关系。“孤芳自赏”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自我封闭的人,欠缺团结融合的意识,又自绝向他人学习的心路,交际与生活的空间也就因之变得狭小。短诗象征比拟的运用形象传神,试想,一株面向墙角、垂首悄立的花,不是自然而然地给人以“孤芳自赏”的联想吗?

  全国卷选用一位同学习作的小诗作为仿写材料,全诗共四句四行27字,明朗浅近,颇有巧思。这是一首以比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诗歌。诗包含两组共九个意象。作为比喻的本体,以“海”为总体意象,下含构成“海”的“浪花”、“涛声”、“鱼虾、海鸥”等具体意象。作为比喻的喻体,以“字典”为总体意象,下含构成“字典”的“部首”、“音序”、“文字”等具体意象。两组意象构成了总分关系鲜明、本体喻体构想合理的四个一组的比喻句。短诗尽管浅近,但联想别致,表达了向往大海神秘和赞美大海博大的感情。在读者面前,依稀也展现出一位少年面对大海遐想飞扬的形象。

  从高考这一特定领域来看,仿写,是一种严格限制下的写作。这种限制,来自题干和原作两方面。而作为语言表达,又要求展开写作的创造翅膀----在严格限制下创造,是“仿写”,乃至高考语言表达题的本质特征。它要求仿句在语言形式上尽量靠近原句,而在实质内容上尽可能远离原句。因此,“想好写好”,就应是仿写训练和作答的基本意识。所谓“想好”,就是要关注并实现题目的要求,关注并体现原句特点;所谓“写好”就是在符合题目要求和例句特点的前提下,展示创造性思维。2002年高考全国卷和北京卷的仿写题,对这种意识和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今后的教学和备考训练,有着清晰的导向性。

  由于题目要求侧重不同,尤其是原诗特点不同,故两道仿写题的作答差异明显。从答卷实际看,北京卷24题,内容发散空间较大,难点在对哲理的体现;全国卷25题,形式发展空间较大,难在本体喻体的合理择定。

  [北京卷24题示例]

  ①峭壁的松!

   你顽强生长时,

   高天就近了。

  ②井底的蛙!

   你跃出井口时,

   天地就大了。

  ③笼中的鸟!

   你安于供养时,

   自由就没了。

  ④破茧的蝶!

   你炫耀环舞时,

   死亡就近了。

  [全国卷25题示例]

  ①一棵树是一座工厂,②十米舞台是世界风云的展台,根系是仓库,场景是城镇山川的模型,枝干是管线,角色是各色人等的形象,片片绿叶和新芽都是制造氧气的车间。台词、动作是世态人情的表演。

  ③油画是描绘在画布上的音乐,④这支球队是一支英勇的军团,线条是跃动的思想,前锋是攻城拔寨的勇士,色彩是绚丽的旋律,门将是拯救危亡的干城,山川、人物是跳着欢快舞蹈的音符。前卫、后卫个个是独挡一面的骁将。

  二较诗歌鉴赏题

  [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②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全国卷]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002年诗歌鉴赏题题型转换:传统的单项选择题转换为除单项选择题之外的其他题。题目如何出,受到广泛关注。粗略一看,摆在我们面前的北京卷和全国卷大相径庭;细加忖度,二者在实质上却是异曲同工,指导思想相同。

  北京卷选一首五言绝句,设两道小题;全国卷选一首七言绝句,设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却有三问,后两问实际又是一个问题,一笔帐算下来,还是两道小题。

  为什么都设两题呢?这取决于高考试题承担的两大任务,也取决于鉴赏评价的固有规律。

  高考试题承担的两项任务是: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前者是选拔性质,要遴选部分考生,亦即要淘汰其余考生,有利于考中的部分人,就要不利于全体。后者是水平性质,要求面向全体,亦即有利于全体。既要有利于全体,又要不利于全体,对于一份考查学生母语水平的试题,实在只能是勉为其难。2002年的诗歌鉴赏题,由单项选择题变换为其他题型,目的是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可是,这种题型的转换,因答案的相对主观、宽泛,势必加大误差,从而有损于选拔功能。为了把这种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有必要在诗歌鉴赏题中体现主观题目客观化。

  鉴赏评价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诗歌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及所构建的意象的正确理解,没有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营造的情景意境恰当的分析综合,就无法稳健地登上鉴赏评价的平台。这既在《考试说明》中作了科学的表述,又为历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目所验证。

  综合上述两方面,北京卷和全国卷不约而同地顺应了这样一条合理的思路:命制两道小题,一道偏重知识性,一道偏重能力性。知识性主要指理解及分析综合能力,是鉴赏的基础;能力性指鉴赏评价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真正的初步鉴赏。第一道小题,侧重于高校选拔的价值;后一道小题,偏向于素质教育的功能。两道小题,相互弥补,相辅相成,较为合理。在同一份《考试说明》指导下的两份试卷,再次印证了什么叫“英雄所见略同”。

  北京卷第一小题是一道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用多项选择题并不违背《考试说明》“单项选择题之外的其他题型”的有关规定。题目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答案为:B、E。B项“真实客观”是对畅当这首五言绝句“想象夸张”写法的错误认识,属于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不当。E项所说“全诗主旨是抒发……壮志豪情”,无端拔高了诗人赞美雄伟景观的主旨,属于对诗歌主旨内容的分析综合不当。正因为题目的基础内容、客观性质,使得这道题目得以实现较强的选拔功能。

  全国卷的第一小题(第一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这是一道主观性题目,但答案是有明确客观标准的,所以它是一道典型的客观化的主观题目。答案是:“折柳”是一首乐曲,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柳”谐“留”音,惜别怀远之意,就来自这里,这一要点属于考生应比较熟知的典故知识。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可联系下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推知抒写了思乡之情。“惜别”与“思乡”原本是一种情思的两个侧面,考生在这里只需运用基本的确认整合就可以获得准确的理解。可以想见,这道题目也应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北京卷的第二道题,要求以王之涣的同题诗与畅当诗作相比较,回答“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这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评价题。要求把两首诗作比较,是在综合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答案的要点是: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对这道主观性较强的发散性题目,出于考查选拔的需要,也作了某些客观化的限制。其一是没有给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诗,需要考生具有相应的学识积累。其二是题目明确指出“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这种明确指向未必是在束缚考生的思维,因为这种评价几乎已经成为公论;指向明确可以使试题在有效限制下,更好的考查考生实际的鉴赏能力。

  全国卷的第二道题(第二、三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与北京卷断言“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明显不同,全国卷“是否同意”的设问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并不是不加限制的,题目开始时说:“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这就为考生在“是否”两条路上指明了一条更便捷的鉴赏思路。当然,考生如持反意,也未尝不可,只是需要言之成理。这道题目的正面答案要求答出“解释折柳曲的寓意”、“扣本诗的思乡之情”和“分析折柳的关键作用”三个要点。答案涉及到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形象和思想感情几个层面。如从反面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又能自圆其说,也可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酌定给分。这道题目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既考虑到诗歌鉴赏“见仁见智”的固有规律,也没有轻忽选拔考试的实际需要,体现出高考命题科学性、实用性兼顾的一贯方针。北京卷要求就两首同题诗比较鉴赏,范围大,就要对评价方向作出限制;全国卷就“折柳”一个典故意象做鉴赏评价,范围小,就需对评价方向作适度开放。实事求是,是两个命题组共同遵从的原则。

  三较话题作文题

  [北京卷]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全国卷]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两份试题都以话题作文作为命题形式。命题作文,是一种以“开放”立意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允许并要求考生以自己擅长的文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命题形式,使考场作文最大限度地靠近了写作的原始状态,使考场作文成为考生展示自己的才、学、识,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舞台。两个写作题目都从不同侧面贯彻了话题作文的这一总体精神。

  两个命题都极少限制,极大开放。北京卷的限制有三:①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②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③除诗歌。全国卷的限制也有三:①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北京卷的开放有三:①自行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国卷的开放也有三: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两个命题还都对考生作了多方面颇具启发性的提示。

  北京卷的提示主要表现在材料里。几个同学在看了世界杯比赛后围绕“规则”的谈话就启示着话题的各个侧面。同学甲是就事而谈,从正面、反面,总体、具体,阐明足球比赛里“规则”的重要性。同学乙推而广之,由球场规则联想到校规和交通规则,表明了“规则”的普适性。同学丙立足实际,对“规则”的局限性提出质疑。同学丁提出了“规则”也不是要适当修订,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前瞻性。重要性、普适性、局限性、前瞻性……是材料就“规则”话题作出的扇面型扫描的全面提示。

  全国卷的提示包含在材料和材料后的说明文字里。材料用心理描写的细节揭示出登山人生死抉择的心灵历程:“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材料还用含蓄的对照:“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在前,“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在后,提示了选择的双向作用。

  全国卷更多的提示是在材料后面的说明文字中:“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段文字,先推而广之,切近中学生实际,再从“怎样选择”和“应该如何选择”两个层面作出开拓纵深的提示。

  两道作文题都密切关注生活,密切结合中学生实际,因此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重大社会价值。

  “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现代法制国家的柱石。“规则”是必须遵从的;“规则”又确实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与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例子展开对“规则”的思考。

  在一所中学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语文老师在讲授了书写信封的规则之后布置了相关作业,在收上来的作业中小丽的写法不合规则。在办公室里,老师向小丽指出错误,要求她重写。小丽想不通,与老师争辩。最后小丽问:“我这样写有什么不行?”老师说:“很简单,你那样写不合规则,收信人收不到!”小丽不言语了。第二天下午,老师收到了一封信,是小丽寄的,信封是按照她那不规则的写法写的。

  故事的结局颇耐人寻味,小丽违背了规则,张扬了个性。小丽对“规则”的突破以及突破实践的成功,表明人们对规则限制个性的逆反心态,引发我们对适时修订规则,探索规则与个性统一的方向,这就又包含着许多“革新”因素。对“规则”的思考、认识、执行、违背与抗争,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和中学生实际也有密切的结合。

  “选择”,尤其是“心灵的选择”,对于处在成长期、转型期的青年学生,对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选择路口的青年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题目表现着对青年特殊的关怀,并将这种关怀转化为要求青年自我关怀,提示他们思考生活给出的“题目”,作出符合理性与良知的选择。“心灵的选择”就是理性与良知的选择。青少年将在这种选择和对选择的实践中“温暖自己的身心”,从而在由理性与良知指引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光明。社会与他人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光明与温暖,减少阴暗和冷酷的成分。不是吗?从北京动物园受伤棕熊凄厉的哀号,到蓝极速网吧烈焰浓烟里25个惨死的冤魂,无不呼吁着青少年应有包含着理性与良知的心灵的选择。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未来,青少年“心灵的选择”,寄托着社会和民族的期望。如果说2001年的写作话题“诚信”,是对今天的关注,那么,2002年的写作话题“心灵的选择”,则是瞩目于明天。话题的社会价值是显明的。

  这个话题就文章的立意和选材来看,应当有较好的区分度。它对那些生活闭塞、心灵枯竭、埋头死读的考生,不太有利。这样的考生最多能想到的是歹徒行凶、考场作弊云云。而对于那些生活宽广、心灵丰富、善于思考的考生来说,话题则提供了展示思考成果的恰当舞台,生死抉择之外,还可能涉及到集体与个人、金钱与荣誉、前行与后退、创造与守旧、亲情与友情、现实与理想、灵活性与原则性,以及爱国、正义、道德、纪律等广阔领域。这其中有正误的选择,也有优劣的选择,还可能有性格、情趣、爱好的选择等等。有着良好区分度的高考试题,又关系着中学生的素质培养----2002年高考话题作文为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鲜明的范例。

  我们希望高考话题作文的命制,本着美感、大气、清晰、扩展的追求,迈向更高的境界,发挥更好的选拔、导向的作用。

  至于说到全国卷的材料违背登山救护常识,北京卷的材料编造得过于刻板造作,这些也都是可能的。我们可以热诚指出,也可以严肃批评----因为,高考是一件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发展的严肃事情;也因为,高考试题的命制是需要集思广益、需要热诚扶助的。

  你知道高考试题的评价标准吗?

  一、评价原则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二、评价标准

  试卷

  1.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2.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生重点内容和与大学学习相关的内容。

  3.反映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比例。

  6 .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7 .题目难、中、易比例合理,有效地控制试卷难度。

  8.控制试卷长度,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

  试题

  9.题目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10.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11.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12.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题干及设问准确、简洁。

  13.难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一般在0.3以上。

  选择题

  14.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15.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16.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17.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非选择题

  18.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19.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参考答案科学、规范、简洁。

  21.评分标准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评分误差,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

  22.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关系一致。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