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校招生2002年10月号 > 正文

简评“3+大综合+1”和“3+小综合” 

http://www.sina.com.cn 2002/12/02 15:41  《高校招生》

  编者按:今年全国均实行了“3+X”科目设置的改革,“X”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面对这新一轮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研究和思考,逐步深化高考招生改革的各项措施,推进改革工作向前发展。本期我们刊载一篇关于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文章,希望能对今后此项改革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青岛海洋大学 卢光志 荆莹

  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主要实行的是国家考试中心推崇的“3+大综合+1”方案和过渡时期的“3+小综合”方案,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利弊分析,有助于启发创新,促进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一)“3+大综合+1”方案

  2000年,教育部批准了广东省高考试行“3+大综合+1”新的试点方案。“X”的范围扩大了,除保留原来的理、化、生、政、史、地科目外,增加了“综合科目考试”以及外语复试、音乐、美术、体育的考试。方案规定:“综合科目”为考生的必考科目,“1”才是选考科目。

  这种新模式积极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既重视基础知识,又突出综合能力,同时又体现高校专业设置的要求,在人才选拔上比“3+2”方案更合理更细致。二是该方案打破了原来高考大文大理的界限,考生可以跨类报考,为高校专业的发展、文理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三是选考科目由高校自行决定,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3+大综合+1”方案的试点工作总体上是成功的,应当予以肯定。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

  1、综合科目命题难度大。六门学科间的结合、渗透或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拼盘现象:六科作为一个考试单元,使单科考查的知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应作为重要课程的相关作用;综合命题主观性强、要求高,给综合科目的评卷工作带来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2、中学的教学受到很大的冲击。由于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有着不同的组合,严重冲击了中学原有的教学秩序,出现了某些中学限定每个学生只能选考一门,某些科目因选考的人少而不能开课的现象。另外,综合考试要求整合各个学科知识,而目前的师资与教材明显被考试改革丢在了后头,弄得教师和学生手足失措,综合科目的教学无从下手。

  3、实施的可操作性不强。首先,因为“1”有多种选择,在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难以组织管理,同时也会因选择带来投机性而形成新的不公平竞争。其次,难以划分录取

分数线,录取标准更加不好把握。如采用“3+综合+1”五科总分统一划线,则会因考试科目不同和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从而带来新的不公。如采用“3+综合”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1”划定单科资格线的办法,则难以保证生源的充足,考生志愿的调配也不合理,存在一边上线、一边不上线的所谓的“瘸腿”考生的情况。第三,录取难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批量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与网上录取不相适应。

  4、理科教育水平下降,理科考生将会丧失数学优势。“3”中数学不分文理,对于原先理科考生来讲,数学的优势就得不到体现,对于文科考生来讲,也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我国学生赖以自豪的数学基础教育扎实的优势将被大大削弱,考生文理科的发展性向体现不出来,高校专业对文理侧重不同的要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5、考生负担加重。实行“3+大综合+1”方案,考生被分成十个左右的类别,同一类别的考生在应考科目中优势相对云集,竞争将更为激烈。部分考生选考科目多达三门,考试科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大综合”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深刻掌握,重点淡化,导致考生负担加重。

  (二)“3+小综合”方案

  “3+小综合”方案中,数学仍然采用文理分卷,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高校根据专业特点的要求,选定从文科科目组或理科科目组招生,考生则根据所报高校的要求参加其中一个科目组的考试。

  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考试科目固定,分两大科目所开设的文化课,又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能够给中学的教育以正确的导向。它相对“3+2”考试科目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其优点是不打乱现行的中学学科教学体系,既有利于中学教学秩序的稳定,又有利于考生的复习备考,容易为社会各方面所接受,还有利于考试和招生录取管理,便于按文理两大类划定个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便于录取操作和考生志愿调剂。

  然而,“3+小综合”方案只是一个过渡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X”只能在“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之间选择其一,考试科目按文科、理科倾向分组,考生仍可能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中学教学仍然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其次,综合科目的考查不完整,不利于高等教育向文理渗透、基础拓宽、专业融通的方向发展。

  (三)探索“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新方案

  基于上述两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按照“三个有助于”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思考,笔者认为:高考科目设置应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考试科目

  高中教学开设的9门课程全部开考,数学文理分卷。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作为一个考试单元,为“理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作为一个考试单元,为“文科综合”。所有考生都要参加这5个科目的考试。

  2、考生填报志愿

  高考报名时,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数学试卷类型,划分为侧文和侧理两大类。学校按侧文、侧理公布招生计划,考生则按照侧文、侧理分开填报志愿,专业志愿按院系大类填报,不具体到某个专业,由各高校录取后自行组织单科考试确定具体专业的安排。增加调剂志愿的选择项,其中,学校志愿只限在侧文或侧理内进行调剂;专业志愿的调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录取时仅限在侧文或侧理内调剂,另一部分是录取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分侧文和侧理进行调剂。

  3、分数线的划定

  按照“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和各类各批次的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单科“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成绩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后划定各批次资格线,只有单科成绩达到资格线以上的考生才有可能被录取。

  侧文类考生,根据“3+文科综合”的总成绩按侧文类各批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侧文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其“理科综合”的成绩划定侧文类资格线。同样,侧理类考生,根据“3+理科综合”的总成绩按侧理类各批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侧理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其“文科综合”的成绩划定侧理类资格线。

  4、投档及录取

  考生必须同时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资格线才能被视为上线考生,上线考生按总分由高到低依次向院校投档。录取时,由高校根据出档考生的四科总分和单科的分数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即:侧文类考生根据“3+文科综合”的总分及“理科综合”的单科分数确定是否录取,侧理类考生根据“3+理科综合”的总分及“文科综合”的单科分数确定是否录取。

  “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方案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集中了“3+大综合+1”和“3+小综合”方案的优点,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1、采用“X”等于文科综合加理科综合,将会引导考生全面学习中学课程,防止中学过早出现文理分科,有助于改进考生学习偏科、知识结构残缺不全的现象,从而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

  2、采用“X”等于文科综合加理科综合,对于高校中文理专业的不同,录取时可以针对考生两个综合题中表现出的不同能力倾向作出有针对性地选拔,有助于高校合理地选拔人才。

  3、考生按院系大类录取,专业安排的权利完全放给学校,由高校在新生入学后自行组织考试确定具体专业,是此方案一个最大的创新,有助于降低

高考录取的复杂程度,缓解高考录取的压力,使高校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切实按照专业的特色及需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专业。

  4、由于高考报名时才划分考试科类,所以,中学正常的教学不会受到冲击和影响;由于“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是作为两个考试单元,在录取时均占有适当比重,因此,不会加大学生负担,也不会使中学的教学掉以轻心。

  5、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不仅在专业安排上扩大了自主权,而且实行录取控制线和资格线“两条线”录取的办法,使高校录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

  6、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权,切实维护了考生的权益。考生可以根据各科目的综合情况,选择侧文或侧理报考,有助于突出考生的发展性向;考生入校后可以有重新选报专业的机会,在所报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还可以进行跨类调剂,考生被录取到合适专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方案是“3+大综合+1”和“3+小综合”方案的创新和发展,高考时间的提前为方案的实施在时间上提供了可能,其它两种方案的试点经验,又为该方案的实施在实践上提供了可能。因此,方案的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应当引起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然后试点加以完善后再推行。(作者分别系青岛海洋大学招生办主任、副主任)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