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新鲜的校园新闻 新浪校园通讯员招募中
新浪校园通讯员:吴倩
岁末将至,一张张教学评价表又发到了每位学生手中。学生给老师打分,在北京师范大学,这已经成为每期末的惯例。这就是已经实施了18年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评价表包括三部分:教师评价、课程评价及意见和建议。内容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巧和手段,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重要性等方方面面,每一项都分为“好、较好 、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而“意见和建议”栏,则要求学生指出教师教学的突出优点和有待改进之处,以及对本课程的收获和建议,成为沟通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
一张小小的评价表真有那么大作用吗?这项活动是否会流于形式呢?回答是“NO!”活动实施18年来,确实有教师因为连续几次分数太低而“下岗”,也确实有课程因反响不好而停开。评价表上有“是否使用教学辅助手段”一项,迫使不少教师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每次评价的结果,教务处都会统计后在全校公示,这会不会伤害到某些教师的自尊心呢?外语系的杨老师说:“看到分数低,老师心理上可能会难以承受,但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看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再加以改进。”
学生评教,这是学校给同学们提供的发表对教学意见的机会和权利,但是否有同学会趁机挟私报复呢?对此,教育系的洪同学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已具有了成熟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对待这样的评价也会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化学系的张同学则认为:“只要老师认真负责,我们就应该尊重他的劳动成果。”采访中,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评价时会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永恒主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促进了师生与学校三者的互动,把全校的注意力吸引到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这一根本目的上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