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看热闹之小镇上的中餐馆(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12/25 11:16 北京晚报 | |
在华盛顿市郊,有一个叫CABINJHON的小镇。说它小,因为开车5分钟,就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大片的别墅,只有普通的民房,住着二三百户居民。这里没有百万富翁,也见不到流浪汉。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家叫LUCKYGARDON(鸿运)的中餐馆,只有一室一厅那么大。外屋摆着七八张干干净净的小桌,是客人就餐的地方。里屋是厨房,旁边还有个小厕所。小餐馆在这个小镇,又不靠公路,客人自然不会太多。客人总是来来去去,一个厨师足以应付,七八张桌子也就够了。 餐馆主人是一对中国夫妇,男的做生意,经常跑上海;不出远门时,就帮着买菜;女的既当老板又当招待。中午晚上招待客人,上午下午帮厨师择菜。一天到晚,闲不下来,也忙不到哪里去。 仔细算来,这家餐馆已有10个年头。当年,两口子到美国来淘金,男的是学电脑的,找工作自然不难。女的在上海是个纺织女工,到了美国就没活干了。安顿之后不久,女的在家里就呆不住了,30岁刚出头,整天在家里,除了做点饭,别的什么事都没有——电视报纸看不懂,镇上又没有几个中国人,找不到聊天的,实在是无聊。 一天,他们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图省事,把他们带到附近一家中餐馆吃饭。他们一吃那美式中餐,就露出一脸的无奈。男的说,这也叫中餐呀?我炒的也比这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朋友对女的说:“你不是呆在家里没意思吗?干嘛不开个中餐馆?”女的一听心就动了,回家嚷嚷着让丈夫去了解在镇上开餐馆的事。 男的回去告诉女的,女的一听就要男的去把那个杂货店门脸儿租下来。女的想得很简单:我不赚钱还不行吗?只要不赔钱就可以,我自己买菜做饭招待客人,成本很低,每天只要有20个人来吃饭就能保本。女的说:我就不信,在这个七八百人的镇子,每天就招不来一二十个客人。我不图别的,就图有事干。 男的拗不过女的,一不做二不休,很快就把门脸儿租下来。听说要开中餐馆,房东还把房租降了一些。他说,他爱吃中餐,特别是饺子。 餐馆开业了,门前挂起了小两口自己做的大红灯笼,门框上也贴上了“生意兴隆”的红纸。镇上的人听说小餐馆开张,纷纷前来捧场,头一个星期,天天顾客盈门。小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女的既当厨师又当招待,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可她心里高兴,特别是看到美国人吃她做的菜那高兴劲,她觉得特别满足。 可好景不长,慢慢地,顾客越来越少。周末客人很多,平常一天只有十来个人。不是她做的菜差了,而是中餐馆开业的新鲜劲过了,镇上的人好奇心满足了,不会来尝新鲜了。到了第四个月,餐馆就只能保本经营,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要关门———不能为了有事干而白扔钱呀,毕竟他们并不富裕。他们也想过提价,可这里住的多是平民百姓,太贵了他们也承受不了。 镇上的人知道女的不懂英语,但吃过之后总会笑着朝她点点头,赞誉之情一览无余。他们很喜欢这对中国青年夫妇,热情、善良、诚恳,无论什么时候见到,都是满脸的笑意。(丁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