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江乔勇 施培琦
学生“有车族”迟早会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出现。
至2002年底,上海有在读大学生近35万人。
至2002年8月,全市拥有私车数量为10.97万辆。
上海的50家高校,是否都有大学生开车上学的现象?
同学怎么看待他们?
老师怎么看待他们?
学校门卫怎么看待他们?
他们有怎样的烦恼?
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车,首先是代步工具
文/西窗烛下
今天,我们微笑着回忆10年前的一幕:一个大学生拥有了一部手机(那时的叫法是“大哥大”),于是他的班主任找他谈心,目的是请他“注意影响”。
今天,如果我们是大学的班主任,我们会不会找开车上学的学生谈心?
有可能。
所以就有了这个关于大学生“有车族”的新闻选题。
在发达国家的电影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镜头:大学(有时候是中学)下课了,学生们纷纷发动汽车回家。我们并没有觉得奇怪,但是我们无法想象自己的城市出现这一幕。
这一幕迟早会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出现,先是最发达的上海、北京、广州……以后是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大学。也许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必然的一幕,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早让它出现在生活中,而不是不解、质疑、不接受。
当年我们无法接受手机被握在大学生手中,是因为那时我们不够富裕,手机不够便宜,我们不由自主地将它视为奢侈品,而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同样,现在我们也将车视为奢侈品,而忘记了它首先是代步工具。
当车被所有的人都视为代步工具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微笑着回忆起今天的一切。
透过墨镜,张颖牢牢盯着后视镜,慢慢将她的银灰色标致小跑车倒进车位。一对同学从她身边经过,她镇定自若地打个了招呼。
两年前,同样是在这个车位,张颖又急又尴尬,半趴在驾驶座上拼命缩起身体,因为有两个同学正贴着她那辆旧普桑的车窗聊天,她怕他们看到。
张颖说:“那个时候,车子一开进学校大门,我就后脑发凉,觉得自己像是偷了辆车在开。”
“你确实是本校正规生?”
2000年,张颖考出驾照后,便告别了挤公车的痛苦日子。那时她已在读大四,课程不多。因为学校太偏僻,去哪里面试、实习都不方便,出于新司机的手痒难耐,她没有多考虑便向父母拿了车钥匙。
油费、停车费家里都会补贴,只是她开车技术不佳———“磕磕碰碰再平常不过,还老有交警向我敬礼。”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一个月千把块的修理费和罚款她都咬咬牙拿兼职的钱付,“心痛死了。”
头一次开到校门口,她努力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告诉门卫要进去办公务,门卫看看她,笑了笑,就让进去了。但第二次“公务”,门卫开始对这个一看就像学生的女孩敲警钟:“你最好去办张通行证,不然下趟不放你进去了!”
张颖决定尝试“转正”,她按门卫的说法打电话去校长办公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一愣,然后开始盘问她的学生身份:“你确实是我们学校正规的本科生吗?”
校办给出了办法:先去系里开证明、盖公章,再来校办盖章,最后再去保卫处盖章,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当场给你开证。放下电话,张颖就知道她不可能拿到这张证了,因为她开车上学这回事连同学都瞒得滴水不漏,何况系里的老师。
“像欠了同学一样”
开车进出学校,张颖很怕被同学、老师撞见。上完课,她要么头一个收拾东西,从靠门的座位匆匆走出教室,要么故意磨磨蹭蹭,赖到教室都走空了,才鬼鬼祟祟离开。
直到有一天,一群同学招呼她一起走,实在躲不过,下楼后她大着胆子掏出车钥匙,一半也想试探一下,看能否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同学的反应在意料之中:“哇……”
表面上,同学当然不会说什么,可言谈间,张颖经常会不是滋味,比如,学校有一个去香港实习的机会,她成绩不错,觉得自己还蛮有竞争力的,便报了名。有一个女生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一边亲亲热热贴着她,一边酸溜溜地数落:“噢唷,你去干嘛?你都有车开了,还跟我们这些穷光蛋来抢什么?”
要命的是,那时张颖自己也心虚得很,老觉得自己开车太招摇、太离群,像欠了同学什么一样。无论是谁,只要提出搭车,她根本不敢说个“不”字。
有一次下课,她心急火燎去赶一件急事,刚开车门,却被一个同学惊喜地叫住:“太好了,张颖你带我一段吧!”
她的目的地和张颖的目的地方向相反,而且临近高峰时间,堵车会非常厉害。张颖犹豫了一下,还是绽开笑脸:“没问题,上车吧!”
果然,没多久,车子就只能一寸一寸地挪了,张颖心急如焚,又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要迟到。同学坐在副驾驶座,不停地和她东拉西扯,逼得张颖不断分心,有好几次,旁边的车突然变道,她都只好很不雅观地急刹车。
回忆往事,张颖心有余悸:“我那时是新手,又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开车技术很拙劣,不然,背后没准又多了一种说法———水平那么差还要开,好像怕人家不知道她家有两辆车似的。”
开车上学,有多难?
几乎所有受访的校园有车族都说,想拿学校的停车证,太难。
在本市一所重点高校读大四的余丽说,学校大门的门卫很严格,想开她的普桑进学校,每次都要费很大口舌,还得把学生证给他们看,“我们开车进去就一定要查学生证,人家说是去找领导办事的,连登记单都不要填!”
余丽的做法是停在学校正门对面一幢办公楼下,“一个也开车上学的男生告诉我,那里可以免费停,停多久都没关系。”
记者告诉她,曾有个同事把车停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来瞠目结舌———有人把他的车窗敲得粉碎,拿走了放在车里的两条烟,余丽一愣,没说话。
余丽学校的保卫处称,该校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发正式的停车证,目前没有一张发给学生的。“学校也不是不赞成学生开车———现在找工作竞争那么激烈,有学生会开车,就业简历上也可以增加一个有利条件嘛!但是目前学校的空地不够,老师的车都顾不过来,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一位自称“懂经”的开车学生听了记者的转述,撇撇嘴:“学校这么大,怎么不能停车?关键是他们怕开了先例,万一学生开着车在学校里出什么事情,担不起责任。这事,只有领导决定了,保卫处才肯给学生发证。”
据他透露,目前学校教师、工作人员停车证一年的管理费是50元,除此之外的人500元一年,“实在要办证,找个老师帮忙也没问题。”
保安说:“就算家里有钱开宝马来上学,学生还是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家里多了辆车,想开去上学,有些人觉得很自然,有些人却不喜欢。开车上学,除了需要面对舆论压力,校园里的有车族还必须面临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停车证:学校不给
门卫:“他们太趾高气昂!”
另一所重点大学校门口的门卫以“严格把关”出名。记者到该校门卫室采访,门卫一听是采访校园有车族一事,立即滔滔不绝,激动起来,还拍了两次桌子———
我们学校名气大,学生本来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碰上有车的,那更是“趾高气昂”(20分钟的谈话中,这个词反复出现了4次)。这些人,以男生居多,都喜欢西装笔挺,头发用摩丝涂得要么一根根竖起来,要么就油光水亮。学校方圆200米以内,机动车是不许鸣笛的,他们开车到了校门口,没有通行证就想往里闯,还不下车跟我们商量,就坐在车里把喇叭按得震天响。有两次跟我们吵起来,还闹到保卫处。
我这么站大门,辛辛苦苦一个月才1000多块,还要养老婆孩子,他们家里有钱,连读个书都可以开车,对我们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就算家里有钱把宝马开过来,你还是学生,不应该有学生样子吗?
所以,只要是这种又没证又“趾高气昂”的学生过来,我们一律不放进去。人家诸韵颖在这里读书都没领到证,每次都很识相,只把车开到校门口。听说申思也快来了吧?以后他要是也没证,我们一样不放他进!
面试公司:“你会不会安心工作?”
张颖说她读大四的时候,有一次开车经过校门口,被一位老师看见,之后系里老师就一直对她“很放心”,再没操心过她的就业:“小姑娘条件蛮好,不愁寻勿着工作,哪怕工资少一点,总还有家里可以托一把……”
张颖有苦难言:“可能有些招聘机会到系里,老师觉得我看不上,就照顾别的同学了———其实我是看得上的……”
研究生二年级时换开跑车后,她托朋友联系一家电视台实习,结果朋友耸耸肩:“帮帮忙哦,人家频道总监还开个破车咧!”
后来真的去电视台实习了。张颖把车停在离电视台很远的地方,步行20分钟上班。
读大四的余丽也吃过类似的苦头。因为觉得有驾照是一种技能,她在简历上特意注了一笔。有一次面试,面试官问她:“既然有照,是不是也有车呢?”
余丽本来就是开车来面试的,随口答:“有啊。”
对方脸色马上一变,甩出一句:“余小姐,如果在我们这里工作头一个月只能拿到2500块钱,你会不会安心工作?这点钱养你的车都不够!”
是谁在开车?
记者询问了数位本市各所大学的有车学生和他们的同学,答案如下:“家里买了新车后,之前的旧车便成了问题:卖掉不合算,租掉太麻烦。既然学校开了驾驶课,我又考出了驾照,归我开开也没什么问题吧?”
———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开桑塔纳普通型轿车“男朋友帮我付了首期,现在他帮一点,家里贴一点,我再负担一点,三方一起供这辆车。”
———某大学研究生,开标致跑车“集体宿舍条件太差了,我又已经读大四了,课不多,索性住在家里,开车去上学———反正家里正好多了一辆。”
———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开桑塔纳普通型“我高中毕业就去考了驾照,没有车开,会变成‘马路杀手’的。偶尔也开开父母的车,但家里就这么一辆车,人人都想开。去年和家里商量,干脆买了辆新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开桑塔纳2000型“我朋友有一辆本田的小跑车。他工作了几年再考上大学,已经有了一点积蓄,就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那辆车。”
———车主是华东师大本科生,开本田跑车“我朋友一直在外面跑兼职,一次听到一个信息,给两家公司牵了牵线,做成了一笔大单子,就买了辆POLO。”
———车主是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开大众POLO
同学怎么看
“反正家里多了辆车嘛,家离学校又比较远,可以理解。”
“蛮张扬的,其实我家里也有闲车,就是不大敢开……要是大家都开,我也开。”
“我不会主动接近这样的人。大家都在步行,回去都要挤公交车,大家都住学校宿舍,凭什么他就受不了?再说又不是他在养车!”
“多少带点炫耀的态度吧!”
“最讨厌在学校里遇到车,开得飞快,你一慢他就摁喇叭。”
“如果学生都开车来上学,是不是学校里得设红绿灯和斑马线?”
东华大学给学生"有车族"方便
采访中,我们接触了几所大学的保卫处,问起校园有车族,对方有表示诧异的,有说“不反对但车位不够”的。而经历过“诧异”、“车位不够”后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只有东华大学。
即便在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东华校方还是要追加了一句:“其实我们心底里并不十分愿意学生把车开到学校。你想,现在连学生在校门外出了事故,我们都要负‘教育不当’的责任。万一在校内撞伤个人———人人都是大学生,个个都是宝,这牵扯起来,我们就真的很头痛了……”
办证:搭上关系都能办
东华大学办理校内停车证的手续非常简单:交个书面申请到学校保卫处,带上学生证并交100元押金,当场就能领到一张印有6位数字的黄纸片。
学生证是为了证明你与东华有关系———哪怕是在这里读夜大学都行,100元押金是为了防止有些头子活络的学生毕业前把“停车证”顺手人情送给学弟学妹。
东华大学发给学生的停车证不少,本科生中有5张,拉萨尔学院的学生有20张。还有一些来东华读MBA或别的什么班的学生,也有不少办了停车证。
据说,前不久有个男生借了老爸的别克到学校玩一玩,也去办了张停车证。2个月后不想开了,又顺利地退掉了停车证。
乱停车:光警告不罚款
东华大学的停车位比不少商业办公楼要多。车位安排也比较合理,学生常去的地方,除了正对大门的位置外,教学楼、宿舍楼前方、侧面都有。道路不问宽窄,只要是停一辆车后还能再并排走两人以上的道路,基本都用正规的白线统一在道路的一边画出停车位。
最大的停车区在一幢教学楼前,挨着停满了,差不多有10辆车。
车位:又多又合理
如果学生不在规定的停车位泊车,巡逻人员会在他的车上贴罚单。学校还特意刻制了一枚图章,上书“违章停车”,盖在黄色的粘纸上充作罚单。粘纸是质地较差的那种———防止粘性太强,损坏那些高级车的玻璃。
收到罚单的学生也不会害怕,因为根本没有下文。罚单只是友情提醒,不会有人来罚款。但是实际上,吃过罚单的人以后都会自觉地将车停在指定的停车位上。
免费:免费也免责
停车证免费发放也好,光开“罚单”不收钱也好,东华校方的目的都是:免费免责。因为早几年,东华外国语学院曾有车辆被盗,学校当时还收费停车,只好掏钱赔偿。
虽然偷窃案没有再发生过,可停车在学校,被往来车辆摩擦磕碰,被排球足球网球砸坏了车玻璃……大大小小的意外难免会发生。停车免费,责任自然也就免担了。
不过,不管是否找得到肇事者,东华还是会按法规为车主开书面证明,确认事故在校内发生,修理费则由保险公司买单了。(策划 /黄飞珏 文 /闻佳 调查 /闻佳 刘嘉琦 陆)篧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开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