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楠木
无论科研还是教育,其水平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离开人,科研和教育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因如此,近日的两则新闻无法不让人动容和困惑,一则是华东师范大学授予62位教授为终身教授;一则是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生院以“千万元别墅”和过百万年薪聘任首席教授。
之所以动容,是因为这两大举措近年罕见。之所以困惑,是因为前车可鉴。
两年前,笔者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不少人对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提出质疑,这项计划是在3年之内给予百人计划获得者200万元的支持。质疑者不仅包括第一代百人计划获得者,而且包括国立研究所的副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几位“长江学者”获得者。
原因何在呢?据了解,这项计划的筛选机制存在问题,因为仅面向海外招贤纳士,结果一些国内优秀人才被迫“出口转内销”,其中难保没有浑水摸鱼者。如此大的资助额度,如此大的资助计划,为什么不能内外一视同仁?
上海一位研究员最近向有关部门“投诉”称,有些回国创业者和科研人员“脚踩两只船”,国外和国内的“好处”都在拿,却没有为国内做出应有的贡献。比如本来规定一年中一半时间在国内,但项目和资助拿到手后,这些规定就抛之脑后了,在国内能呆三分之一的时间就不错了。“这些人每年只在国内工作数月,但工资却高出全时在国内工作的科研人员数倍。这样的现象,让那些全心全意回国工作的人们寒心,让那些准备全身心回国工作的人们犹豫。”
又来“百万教授”和“千万别墅”,不能不让人心感忧虑。“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塑造,不是靠几个有名的教授、几座别墅就能实现的。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二者效果如何都让人怀疑。
质疑一:重赏之下固有勇夫,却未必是智者,更未必是大师。
一位大学教授直言,你给这位教授价值1000万元的别墅,100多万元的年薪,也许吸引来了一个顶尖人才,但却会使更多的人才伤心,也可能失去这些人。“来了女婿,走了儿子”的故事还少吗?
质疑二:是否有退出机制,使终身不“终生”?
华东师范大学聘请终身教授这一招,是否应该建立“退出机制”?目前连院士这一终身荣誉都有过“开除”的先例,何况终身教授?
质疑三:年薪诚可贵,氛围价更高。不知有关部门或单位,有无认真研究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如良好的竞争机制、工作环境、运行机制等,让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
合肥是一座中部省会城市,按照其收入水平和工资待遇,我不敢想像千万别墅和百万年薪对当地人意味着什么,又会对外地人才产生怎样的吸引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国家给予一个学校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肯定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资源是否有更好的利用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管是终身教授还是“百万教授”,很多科研院所出奇招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事半功倍,走出一条捷径来。然而,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众多名师、大师所追求的,也不仅是利益和物质层面的东西。
为什么国外有些实验室总是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徒子徒孙还能获奖?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中,大部分人得益于他们所处的学术文化环境。获奖机构集中度相当高,也表明创新氛围和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创新氛围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高素质优秀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形成的、以高知识密集度和高目标创新活动为特点的环境;跨学科的学术思想交流自由、宽松,及竞争合作兼容的环境。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在经济和科研环境上要逊色于发达国家。从机制上留人,从感情上留人,从事业上留人,一时成为口号。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机制上留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个优者更优的环境。为什么西部一些地方百万元年薪引不来一位院士?为什么以往那么多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措施至今未见“雨点”下来?
正如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先生所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得到领导同志大力支持和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但在科学界同行中却并无任何声望的所谓‘科学明星’,其中不少都成了昙花一现的人物。这种情况难道不该引起某些领导和新闻界人士的深思和警惕吗?”
也许,三五年后,再来评估“百万教授”和“千万别墅”,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但愿,笔者的质疑都一一落空。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开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