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记硬背无效 全新四招培养中考政治能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2/02 15:25 新闻晚报 | ||
近三年来,全开卷的考试形式是上海中考政治的改革方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这种新的考试形式,必然采取灵活多变的题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十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完全排除死记硬背的倾向。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其创造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初三的学生能否适应当前中考政治的形式和要求,我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培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初三政治教材的内容是以爱国和社会责任为主线的。教材知识结构严密,表达通俗易懂,内容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课文的每一课、每一节,甚至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掌握落实的同时,从课文知识的整体结构体系方面去把握。这样,才能克服答题的随意性,以及对知识掌握不稳固的现象。不能认为开卷考试可以看书,就不重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 2000年中考试题第6题不定项选择,试题的题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当许多学生选了“要求青少年自觉履行法律责任”,和“有利于优化社会环境”两个选项后,又把“对青少年成长起决定性作用”选项选为正确答案,这是对教材中人才成长决定性因素“人才个体的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这个基础知识没有牢固把握的体现。2001年第9题问答题“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回答这个问题既要考虑“选择职业要着眼于成才报国的志向”,又要提出“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三条途径。很多学生只回答后一个方面,表现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不完整。基础知识必须扎实掌握,复习阶段更应该认真疏通,去把握教材的全部知识点,这是培养提高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不重视这一点,很难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二、理解分析能力 考试中的审题和解题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过程。学生是否能真正掌握知识,是看能否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判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不善于对概念比较区分,必然会造成失误。2002年试题第7题不定项选择题,题干是“下列选项中体现上海科技发展的举措有”,大部分学生选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立”和“信息港的建设”两个选项,依据的课文知识点是“科技进步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的学生把“文明社区的评选”这种建设精神文明的举措,当作发展科技的举措,显然是对知识的不理解。2001年试题第1题辨别改错,题目是“上海市民以良好的形象迎接A PEC会议的召开,这是维护国格的表现”,依据的课文知识点是“国格是公民在国际交往中的形象体现出来”。有的学生把国际交往只理解为在国外的交往,不理解在上海与外国人交往也是国际交往,导致判断失误。要避免在解题过程中模棱两可、概念不清的现象,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准确地审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分析解决问题。 (作者:上海市七一中学政治教师孙振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