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VS复旦园 比拼校园时尚围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2/27 18:33 申江服务导报 | ||
中关村最具创意城市 文/姜沁慧 1998年,当英国艺术家为盖茨黑德这早已凋零的煤矿及造船首府塑造了巨型守护天使雕像后,“北方天使”便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最具创意的城市计划能扭转一个城市的命运 也许围城的概念一直延续在学校围城内和围城外。围城内的学生们向往着围城外的社会,围城外的社会人,却从没有放松过警惕,去关注他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学校那堵厚厚的围墙,已经无法阻挡内外的交流、时尚的融合。 大学生们几乎从大二开始,就已经在用准白领的概念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生怕自己的稚嫩,成为未来求职路上的荆棘。着装、行动、谈吐,如果没有课桌和教室,那些斯文、儒雅的男孩、女孩,还真的让你搞不清是在写字楼还是校园。 为了读书清静吧,大学校园总是在离城市中心地带比较远的地方。可距离似乎没法阻隔时尚的传递,以及学校和社会间的互动。杨浦区的复旦女生,大多穿的都是当季襄阳路的时髦衣衫。即使远在松江的学校,也流动着写字楼里正严格规范的礼仪动作。像白领那样思维和工作,是大学四年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行为准则。像大学生般透明和纯净,是老白领、大白领常在心底感叹的忧伤。 其实,很多新的玩法,倒是先从围城中先行泄露出来。比如“大话西游”式的语言,最初对此着迷的学生,早把它运用得得心应手之际,围城外的群众才谨慎地接纳,直到爱上。校园女生拿着奶瓶喝水的另类行为,也成了时尚的传闻。校园里流淌的,和曾经在校园里流淌,已经成为社会现象的时尚,其实早已冲垮了隔在世俗和象牙塔之间的那座围城。 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城的阻隔,学生照旧在课堂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上海的大学围城依旧在,可丝毫不影响学生接近社会的热情。围墙内的大学生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带动着时尚,可还没有那么自信的他们,远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力量。围城外的过来人,敏锐地关注着,他们用鹰一样的锐利,把还显稚嫩的时尚重新包装,于是,时尚便以全新的方式出现,连围城内曾经创造过他们的人,也对面貌全新的他们感到惊讶。否则,为什么去年外国公司迁入中关村的速度,高达平均每日一家,总投资额近6亿美元。 复旦园打了一个时尚喷嚏 文/wasa 和那些创造通常意义上的流行中人不同,年轻书生们大多在不知不觉中就打了一个时尚的喷嚏。 拿BBS来说,诞生的契机就是一个“懒”字。大学校园有“小社会”的美称,但偏偏这个社会的成员们由于不用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所以养成了这个千年不更万年不改的懒病,连同在一个寝室都懒得说话,要通过两台电脑和一张校园网对话。“喂,昨天那个苹果哪儿去了?(回车)”“我吃了。:)”如此近的距离,连摆个笑脸儿都要用手指敲的,更别说借复习资料,诉说恋爱心得这些“大事”了。只要没有课,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不用自己的真实姓名,真实面孔,在BBS上用七八个id和人聊天、打架、写文章、谈恋爱……哪一天出了校门,这种“数字化生存”的习惯还是改不掉,公司的宽带上,二十四小时挂的还是母校的BBS,还是和那几个相熟但没见过面的网友插科打诨。时不时还要推荐自己的同事好友也加入这种延续自校园的“方便生活”。不过比较惨的情形是,哪天看到同办公室也有上同一个BBS的,遂激动地跑去看id,结果大喜大悲,原来那就是和那个自己网恋了半年的青蛙或恐龙。 还有就是宿舍区的小吃摊贩了。学生这种人哪,就是天生同食堂对着干的,而现在的食堂又偏偏不争气,其结果就是让学子们与小吃摊发展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非法恋情”。只要学生一下课,或者在用餐时间,小摊贩们都会团团包围学生出没的地方,亮出他们的招牌美食:麻辣烫、香酥鸡、羊肉串、各种砂锅和面条……。直让书生们口沫大溅。偶尔有“黑猫”冲摊,砸得锅碗瓢盆满地,小贩们倒也习以为常,倒是一边的学生们眼中冒出怒火,牙齿咬得格格响。于是乎这样四年的“恋情”走过来,这些乱七八糟的小吃也成了昔日穷学生、今日小白领的最爱。没看到现在连淮海路也开了麻辣烫了吗。不过那里的价格令人咋舌,校门口两三块钱一碗的粉丝汤,到这里不宰掉你10块以上才怪呢。 更好玩的是,学生还“带动”了“知识型时尚”的大行其道。怎么?没听说过吗?谁说只有知识型经济没有知识型时尚的?看看复旦边门的国定路上,韩国餐馆早已形成了气候,那里也成了上海有名的“韩国文化一条街”,总有关于韩国经济或者南北统一问题讲座的海报贴在烧酒广告的旁边吸引本地学生和留学生们。而上外门口的那些卖报纸的,虽然推销的也只是《南方周末》或者《申江报》,但个个都会用五种以上语言叫卖,你看见过吗?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多到大学校园里走走,预测一下下一步还有什么会流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