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激烈竞争 人才储备出口高校准备好了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2/28 10:44 黑龙江日报 | ||
核心提示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多了,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可心的工作,牵动许多学子、家长的心。而我们的大学能否培养出合格、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采访了我省的有关教育界人士,剖析了大学如何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问题,很显然,“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大学,教材陈旧、专业滞后,毕业生工作不会好找。相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改变办学思路的学校就有生命力。文中几所大学的做法很有启发性,可操作性较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递增。2003年全国高校的招生数量要超过300万人。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变成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与就业市场接轨?传播知识的大学在今天应该怎样调整培养人才的战略,畅通就业出口?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据了解,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一共7.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两万多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对于1999年扩招,一些人把这一年的扩招称为计划“体制内”的扩招生源;而把毕业时,就业的岗位,就业的人数全部由市场来承担就业方式称为计划“体制外”。 黑龙江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曹东旗说,1999年大学扩招,作为国家扩招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满怀喜悦地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也许没有预见到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会尾随而至。今天,它真的来了。 1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 据了解,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同时,我省的许多高校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改造原有专业,增设新的专业以适应发展。但是,有一些高校目前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在专业设置、就业工作的指导上,都存在不足。甚至一些学校还存在“只顾拉车不看路”的情况。 有的学生抱怨,出了校门才知道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比较旧,过时了,根本毫无用处。 在一所大学,记者了解到,这所大学有一个专业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来没有改变过,教材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该专业社会需求量小,生源不断萎缩,已经从原来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然而学校仍然没有对专业进行改造的意思。 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张明华说,目前,我省还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明显脱轨,学校在设置专业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将来学生的就业,在新的形势之下,高校应该对用人市场作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整专业设置,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受人欢迎。 据悉,日前,国家教育部已经下文,要求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在毕业生就业上配备专职教师加强指导。这些都对高校的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企业用人第一要求:专业对口 近几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但各行各业的发展不平衡,像电力、电信、电子等行业发展的比较快,相应的对人才的需求就比较大。而一些发展比较慢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就较少,这类毕业生就业就困难一些。高校培养的人才怎么能够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杨兰生说,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大概有三条:重点大学毕业;专业要对口;学生素质要好。这三个条件中,专业是最重要的。经过高考得以录取的学生本身的水平相差并不很大,但由于在专业选择上的不同,学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的培养是否合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最有说服力的。一所高校的就业率高低也就代表它的专业设置合理性的程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特色专业有:船舶、动力、水声等专业,在全国都有较高的声誉。在当前就业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 3“大众化教育”打破专业界限 黑龙江大学在近几年不断扩招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改造原有老专业。黑大每年以较高录取分段及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被誉为“大众化教育”的典范。 黑大校长衣俊卿说,从黑大来说,原来偏重基础,比如,文、史、哲。现在,黑大依托这些原有的专业新增专业,首先一定要社会目前所需要的。在专业的设置上,应首先考虑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现在黑龙江大学已发展到今天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13个本科教学学院。59个本科专业和17个专科专业遍布哲、经、法、文、史、理、工、管八大学科门类,涵盖了基础与应用等众多领域。特别是最近增加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学与治安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更是面向就业市场。 衣俊卿说,大众化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人才。黑大强调要打破专业界限,过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专业分得过细,学生选择了一个专业,好像一辈子都要从事这个职业似的。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发展。目前,黑大搞学分制,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专业发展的空间。 衣俊卿说,未来社会知识与技术革新速度加快,职业转换频繁,大学生的专业口径过于狭窄、单一,“隔行如隔山”就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重点在于拓宽基础,加强知识融会贯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基础性知识和软科学知识,把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集于一身。 4素质教育成为必须 衣俊卿说,20世纪末,《高等教育法》依法自主办学原则的确立和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拉动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精英教育,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教育。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理性经济和主体经济,它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高科技含量和高知识含量,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和创造性的主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少数社会精英,而是对全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要求。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必然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确立素质教育观。随着科学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因此,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启蒙,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的存在状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自学习”的能力和自觉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学分制的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选课制、课型制等机制的框架内,辅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贯彻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复合性原则,贯彻以自主的读书能力、动手能力、技术设计能力、科研能力等为主要内涵的创新性原则,贯彻知识结构和培养规格的个性化原则等,使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于教育的全过程。 5开设第二学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桂梅说,哈商大在对老专业改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增加实践环节,减少理论课时,加大了资格证书的知识力度。据了解,哈商大仅旅游系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有带旅游团的经历,一个旅游系,有95%的学生拥有导游证,很多学生还考下了律师证和驾驶证。 赵桂梅说,哈商大还增加了选修课,建立了选修平台,平台分5个板块,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具方法和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多学本领,应对就业。此外,哈商大还针对目前的就业市场设置了人力资源、物流等专业,今年还要新开金融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都是面向市场。2002年,哈商大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86.6%,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对路,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据了解,我省的许多高校采取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第二学位、增加选修课、学分制等把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相结合,探索出了新的路子。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传统专业受限,改造起来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滞后的状况。 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国际化视野,尤其在加入了WTO之后,中国的教育市场会很快受到国外教育市场的冲击,高校改革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石油大学毕业生“抢手” 本报讯近日,石油大学华东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召开,该校2003届2500名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高达95.6%%,已经是连续9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中遥遥领先。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近年石油行业需求旺盛,供需比超过1∶10,所以出现石油大学学生“抢手”的现象。新国 北京今年急需23个专业毕业生 本报讯北京今年急需什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北京人事部门近日统计有23个: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英语、经济学、法律、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生物制药、环境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汽车制造与维修;师范类专业有: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计算机。(本报记者陆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