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孩子高考爹妈辞职侍候 成都有条“陪读”街

http://www.sina.com.cn 2003/03/27 10:3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摘自《高三家长》

  “陪读”一条街

  “我们这里快成陪读一条街了。”24日下午,王女士给本报教育新闻热线打来了电话:“很多成都的家长请假或辞职专门来为孩子搞后勤。你们记者应该来看看。”在王女士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郊区某县的两所省级重点中学。原来,市区有很多学生选择到郊县读中学,临近高考,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纷纷在学校附近“安营扎寨”,形成了“陪读”一条街。

  “我是辞职来照顾儿子的,这是我们家今年的头等大事。”一走进王女士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顿感压抑,狭小的房间里仅能摆下两张小床、一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和一些锅碗瓢盆。

  “本来想租个大点的,但这一带的房子太紧俏了,得提前预定,我来得迟,就只能将就了。”王女士说,儿子中考考得很差,无法进市区好中学,在亲戚的介绍下才来到这所郊县省重点读“议价”。“他还是蛮争气的,现在成绩不错,我一定要助他一臂之力,让他考个好大学。”现在儿子已成了她生活的“轴心”。早上要准时叫儿子起床,给儿子准备一日三餐,然后洗衣服、买菜。晚自习结束后,还得熬牛奶。“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很累,但心里乐滋滋的。”王女士说,“我已经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贺女士租住的房子是两室一厅,比起王女士来说强多了。她坦言为儿子付出了很多,但其表现却很令她失望。她说,儿子本来在市区可以读个一般的高中,但是她想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就来到这里。谁知读了一年之后,儿子成绩越来越差。原来他根本不能照顾自己,衣服不会洗,吃饭懒得去,有时一睡就是一天,还经常逃课去玩。

  万般无奈,贺女士只好辞去工作来“陪读”,至今已有两年。每天她都要“押”着儿子去上课,有时还要像小学生的家长那样,检查他的作业。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连洗脚水都要为儿子倒好,但是儿子的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离高考越来越近了,贺女士说:“我比儿子还紧张。如果他考好了,我辞职也是值得的,但如果他考不上,我可能会崩溃的。”

  据了解,这些中学都有设施完善的寝室,管理也很严格,但是对高三学生在外租房态度较宽容。一些教师说,参加高考的学生本来压力就大,有爸爸妈妈陪同租房居住,休息充分,也可以养精蓄锐。

  外婆阿姨齐上阵

  “真没有想到,陪读居然成了我的第二职业。”今年35岁的李女士一年前下岗了,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一个月前,表妹向她诉苦:女儿要参加高考了,但是他们夫妻工作都很繁忙,没有时间照顾,想请她帮忙,并给她每月400元的酬劳。

  正愁无事可干的李女士满口答应下来。后来到外侄女学校附近小区租房时,才发现像她这样陪读的家长、亲戚特别多,以前只是发动了父母,现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出动了。

  有6年学画经历的方亮虽然有扎实的基础,可在考前他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主动要求外婆来照顾他的生活,并在玉林小区租下一套房子,力争攻下中央美院。他说,这几年来学习艺术的高中生大幅度增加,考一所自己理想的艺术院校越来越难了。外婆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美术教师,不仅可以照顾他的生活,还在考前帮他收集了各种学校的招生资料,并针对这些学校对专业的要求做了不同的练习。“专业考试还不错,现在攻文考。我很有信心。”

  外地家长涌入成都

  地级城市家长进入成都陪读正逐渐形成潮流,某街道办事处的小李说:“三四年前,来这里陪读的地级城市家长还不算多。可是这几年,来陪读的不仅有高中生、初中生的父母,甚至还有小学生的父母。陪读户在流动户中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些人住在这里,吃的、住的、用的,都不及自己家里,可是为了孩子,他们都在这儿硬撑着。”

  来自南充的熊先生三年前请朋友帮忙,把女儿弄到成都某中学借读,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他辞职到成都打工以便照顾女儿。

  当我们问熊先生在经济上能否承受时,他紧锁眉头说:“当然难了。但是女儿一个人在这里我不放心,求亲戚帮忙也不方便。”熊先生说他其实很乐意“陪读”,因为女儿成绩很好,完全有可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孩子到成都来上学的确有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们觉得值。”同样是从地级城市来的刘妈妈说,她女儿刚来成都时很胆小、无知,连过马路看红绿灯的常识都不知道,天天上学都迟到。而且不敢跟班上的同学说话,更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天天提心吊胆,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女儿闹着要回家,她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来“陪读”。现在她自己边做小生意边照顾女儿,经济上还可以支撑。而且女儿的进步很大,生活能力增强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成绩名列前茅。今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高三学生刘枫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靠开副食店把他拉扯大。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高二时,母亲又被

车祸夺去了一条腿。刘枫很不放心残疾的母亲独自在店里,就提出退学帮忙,母亲不同意,母子俩经常为此事争执不下。后来邻居就劝他母亲干脆到他学校附近去开副食店“陪读”,这样刘枫就不用再担心了。

  母亲听从邻居的劝告,在刘枫学校附近开了个副食店。现在刘枫的成绩比以前稳定多了,他信心百倍地说:“妈妈来陪读后,我学习很安心,一定能考上大学,然后像《背起爸爸上学》里的主人公那样,带着我妈妈去上大学。”

  教育专家如是说

  对越来越多“陪读家长”的出现,大部分的学生似乎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一些同学表示:“同学之间也很习惯,时不时还能一起去改善一下伙食呢。”

  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大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则对此感到担忧。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精心呵护尽管可以理解,但肯定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少数学生“心理断奶”年龄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以致出现家长带着大学毕业的子女逛人才市场找工作的情况。

  

四川大学一位教授也对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陪读家长”的出现,至少需要几个前提:一、孩子是独生子女,只有这样的家庭,父母的生活重心才有可能随着子女这个惟一的希望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二、户籍制度的放宽和迁移环境的改善,如
房屋租赁
市场、人才流动市场的活跃,使家长有条件“陪读”;三、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陪读者即使放弃自己的工作,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陪读家长”的出现纯属正常。记者曹丰实习生陈利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2,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