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来沪学生高考前的生活剪影(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07 15:49 东方网-新民晚报 |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上海人都喜欢给孩子取“沪珍”、“沪生”、“沪宁”之类的名字。仔细琢磨一番,其中不少人都是因为家中有人插队落户离开上海,便把满腔乡愁、满腹希望倾注到了新生儿的身上。从呱呱坠地开始,这些孩子不论飘摇在何方,上海都注定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今天,我们镜头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蒋沪珍。 早起准备应考 今天是沪珍参加高考的第一天,像她这样从外省市来沪参加高考的学生这次全上海有3748名。一大早5时多,沪珍妈妈就起身了。蹑手蹑脚地走下阁楼,熬好粥、煮好蛋、配上沪珍平日里最喜欢的几道清淡小菜,一切准备好,她才唤醒了沪珍。沪珍迎考期间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6时半就醒来,今天更是没有赖床,一个骨碌就起床了。沪珍爸爸也忙碌起来,这个从1970年就到黑龙江插队的“老上海”至今仍说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或许是多年在外的缘故,皮肤倒是显得有些黝黑。 吃好早饭,再检查一番参加考试要带的文具、证件等,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除了准考证、身份证外,还要多带一份健康检测表。都忙完,这时才7时多。沪珍爸爸带着沪珍到附近的复兴公园去呼吸一下清晨的新鲜空气,好让沪珍彻底地放松一下。这次沪珍参加考试的地方在炎培高级中学,就在沪珍奶奶家对面,沪珍这个名字就是当年奶奶给起的。 “沪珍在河北恒水市第十四中学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全班80多人中能排到前二三十名,但那里的教学质量到底不能跟上海比,所以我们没有给她太大压力。她爸爸为了她报志愿的事情在上海、河北来回跑了好几趟,最后一家人商量后决定让她报考上海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沪珍妈妈说起女儿,舔犊之情流露无遗。为了女儿考试,她特地向在恒水市的单位请假,陪女儿一起来上海“赶考”。 母亲一路护送 这次“赶考”,沪珍走得很匆忙。因为上个月15日,沪珍妈妈听说“非典”期间,来自外地有疫情地区的考生可能需要提早两周来沪,当晚就把沪珍从被隔离的中学里接了出来,第二天清晨就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一路上,她生怕沪珍感染上病菌,准备了5瓶矿泉水、3瓶绿茶,几盒方便面,还备好了在消毒液中浸泡过的毛巾,安全护送沪珍到了上海。 姑姑腾出房间 沪珍的姑姑家里居住条件并不好,但还是想方设法为沪珍一家腾出了一个亭子间。 近一个月来,这间不过10平方米左右、朝北的房间就成了沪珍一家3口的“卧室”、“书房”兼“饭厅”。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台14英寸(35厘米)的老式电视机、一个碗橱几乎就是这里的全部家当了。早上,沪珍就在石库门楼下一个几户人家合用的水池刷牙、洗脸;复习功课,就将一张折叠桌子摊开、坐在床上,当天要用的书在桌上堆成一小摞,其他书只能“蜗居”在床底下的旅行袋里,现用现拿。 尽管沪珍的名字里有“沪”字,但自从小学离开上海后,沪珍却很少长时间地呆在上海。这个城市有太多的变化都是沪珍想了解而没有机会了解的。 “等考完试,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转转。虽然我连上海话也不会说,可想到可能有机会到这里读书、生活了,心里还是很高兴。”沪珍的眼睛不大,一笑就眯了起来,还带点腼腆。 本报记者宋宁华 本版摄影杨建正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