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你善待你的人事档案了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18 13:53 21世纪人才报 | ||
本报记者寒晓报道 档案可有可无? 随着7月的日益临近,应届毕业生们也开始忙着办理各种毕业手续,人事档案的处理政策也相应出台。但不少毕业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事档案的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 前年从东部一所大学毕业进入重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林,工作还不到一年,就萌生去意,打算“跳槽”。但他考虑到当初和单位签订了3年的工作合同,如果按正规手续办理辞职,拿回档案,就必须赔偿单位4000元违约金,最后他招呼也没跟原单位打就“跳”走了。他不无得意地认为:“如果我一直背着那个‘档案包袱’,哪能这么容易就从东家跳到西家?档案对我而言,是种束缚。” 西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陈日前告诉记者,眼看毕业临近,但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由于是外地生源,如果没有找到工作的话,档案就会被退回原籍,而自己并不打算回老家。如果在学校附近做小生意,档案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因此打算先写一个待业申请,把档案留在学校,以后要用的时候再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都认为人事档案可有可无,置自己的人事档案于不顾,并没有认识到妥善管理自己档案的重要性。 “黑档案”问题多! 据了解,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弃之不问已不是个别现象。据报道,在广州市人事档案托管中心,历届大学毕业生们遗弃的档案多达7000余份。它们的“主人”大部分都是毕业后没找到接收单位,而把档案留在学校,随后一直都置之不理的大学生。目前石家庄市人才交流中心也有1000多份档案找不到主人来认领,这些档案都是由于一些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超期择业或者自谋职业,丢下档案不管,结果被各地高校打回原籍的。而成都市人才中心像这样的“黑档案”已有3万余份。 据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68名被调查的毕业生中,认为“工作中注重的是能力,档案没用”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9.03%,另有12.33%的人表示“无所谓”,只有38.64%的人认为“择业自由,但档案不能遗弃”。 档案的丢弃必然要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已经毕业三年的的小柳日前颇为苦恼,“原来就没拿档案当回事儿,结果耽误了自己评职称。”据了解,她大学毕业三年了,档案一直自己拿着,未交往单位。结果今年单位开始评职称,因为档案没在单位,手续不全,只能比同时进单位的同事晚评一年。 三年前从重庆某高校毕业的小周对于目前的工作不是很满意,打算换个单位,所以想报考国家公务员。但由于当年毕业的时候自己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档案被打回了原籍,而自己没有在意,档案被原籍管理部门作为弃档处理。这几年档案上没有任何新增记录,就连自己当时的预备党员也一直没有转正,到现在已没有地方给他出具报考公务员的政审材料,考公务员的事因此落了空。 像小柳、小周这类因为不重视自己的人事档案而使自己遭遇众多麻烦的大学毕业生大有人在。有的因此无法升职,有的无法考取公务员,有的不能评职称,还有的不能办理出国签证,更有甚者连结婚需要的未婚证明都无法开具。 如何管理人事档案? 对于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重庆市人事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人事档案对于一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它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毕业生将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会用到档案。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档案。即使毕业后落实不了接收单位,也最好把档案放到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委托管理,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 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提醒毕业生,落实了工作单位,并且所落实的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的学生,档案应自动调到该单位;落实的工作单位不具备人事管理权的学生,则应将人事档案托管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对于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申请待业,人事档案将回转到生源所在地的人事部门。这一类毕业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人事部门报到,办理人事档案的相关手续,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弃档”。此外,按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在毕业离校前仍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请延长择业期(不包括打算考研和自费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可以和学校签订相关的协议,将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