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黑手正在伸向考生 法院审理多起高考诈骗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24 11:02 北京晚报 | ||
明天,北京地区高考成绩将正式公布,7月初将开始高考录取工作。与往年一样,一些分数“差点”的考生家长又想着寻找各种“门路”了。但北京各法院近来相继审理的高考诈骗案却提醒大家:不要轻信有“路子”的人。 法院受案表明高考期间诈骗案增多 从北京各检察机关及法院受理的案件可以看出,发生在高考期间的诈骗考生案明显增多。6月20日,大兴法院受理一起委托他人为自己儿子考取清华大学运作的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兆先生称其付给两名骗子30万元后,儿子并未被清华大学录取。而市一中院近日审理的一起诈骗案中,李莉冒充外交部长的私生女、清华大学校长的外孙女,骗取邯郸一考生7万元。海淀法院受理的王文全诈骗案中,王文全冒充清华大学教授,以帮外地考生到北京上大学为名,诈骗9名考生家长11万元。海淀检察院正在审查的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武某、徐某以为他人办理上解放军艺术学院为名,骗取人民币14万元,程某利用北京某音乐学校舞蹈老师的身份,以能帮助考生报考部队歌舞团为名,骗取6名考生人民币3万余元并予以挥霍。 私立学校教师骗了考生家长42万元 在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杨华元曾任北京两所著名私立学校的教师,他发现一些学生家境富裕,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于是,杨华元多次找到一些学生家长,告知自己有路子,可以帮助学生办理上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学府的手续,但需要打通关节。其中一名家长在看了杨华元假造的北京大学已经预录自己孩子的材料后,对杨华元的话深信不疑,先后给了他几万元人民币。西城法院6月5日查明,杨华元先后骗了7名学生家长42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高考诈骗有迹可循 据海淀法院法官介绍,骗子们常用的方式是:如果考生分数未达线,他们就会热情地告诉你,认识招生办或者高校领导,只要出点线,就能如愿以偿;如果考生分数较高,他们就说分数高也可能被“挤掉”,花钱打点才能买个“保险”;也有骗子假称能搞到别人拿不到的内部“指标”。 在为自己虚构了显赫的社会关系网后,骗子们往往会采取某种方式增加考生家长的信任感。本报曾报道过的王文全诈骗案中,王文全利用自己家住清华大学的便利条件,租借该校一间会议室与考生家长见面,使家长们对这位大学“教授”深信不疑。而在收了钱之后,骗子们就会找借口百般拖延,实在拖不过去了,骗子们就一脸无辜地称钱用于为考生办事了。 采访中,办理过高考诈骗案的检察官及法官提醒考生家长,上大学还是要凭真本事,找“门路”时小心上当受骗。(记者杨昌平)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