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争鸣:高校重金奖励高分考生弊大于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27 11:46 人民网-市场报 | |||||||||
作者:晏扬 高考刚刚结束,便传来一些高校重金奖励高分考生的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吉林大学给今年高考成绩优异的报考新生开出了一系列“优惠单”:凡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成绩排在各省考生前50名的,给予“优秀新生奖学金”两万元;成绩排在各省51至100名的,给予奖学金一万元;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前100名的新生,给予奖学金2000元。这些学生
重奖高分考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去年某高校开出的最高奖金额竟达12万元之巨。从表面上看,这些高校不惜花大价钱招揽高分考生,是重才惜才、求贤若渴的表现,有利于树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并有助于刺激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际上,如此重金奖励高分考生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弊远远大于其利。 首先,重奖高分考生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唯分数论”意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长期以来,高考录取中的“唯分数论”备受人们诟病,其不合理之处众人皆知。如果考生的分数不仅决定着他们能否上大学、能否上名牌大学,而且决定着他们能否得到奖励、能否得重金奖励,无疑会进一步强化中学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分数意识,给应试教育火上加油。其实高考成绩排在某省第50名和第51名、第100名和第101名的考生,很难说他们之间有多大的差距,而他们入校后所享受的奖学金差别如此之大,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重奖高分考生的片面性。 其次,重奖高分考生对其他考生有失公平。由于目前公办高校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更直白的说是靠纳税人的钱在支撑,所以公办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但凡公共资源,在配置和使用上都应尽可能地公正合理,而就每个公办高校而言,办学经费的使用是否惠及广大学生,自然就是公正合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将有限的经费拿去重奖高分考生,就等于让少数高分考生挤占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这对于其他考生是有失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对教育经费的滥用。 再次,重奖高分考生将会使各高校陷入恶性竞争。近年来各高校对于优秀高考生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重奖高分考生政策也由此应运而生,且呈相互攀比之势,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高,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如果此风得不到有效遏制,各高校必将陷入恶性竞争之中,说不定以后会有高校开出百万元重奖来吸引高分考生。如此,不仅那些财力不足的高校将会因此不堪重负,那些财大气粗的高校恐怕也会苦不堪言。 实际上,各高校重奖高分考生之举未必能够收到预期成效,因为大多数考生选择哪所高校,更看重的是学校的声誉、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不会过于看重奖学金的高低。从教育经济角度来说,读书不同于工作,读大学作为学生及其家长的一种教育投资,其回报主要着眼于就业以后,而非在校期间,即学生及其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在校期间能够享受多少奖学金。因此,那些想利用高额奖学金吸引高分考生的学校,更应当把功夫下在如何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才条件上,把奖励高分考生的资金用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上,这也才是吸引大批优秀生源的根本。反过来说,如果高校用重奖将一些高分考生招进来后,却不能够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成才条件,将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所谓“凤凰到了鸡窝,也会变成鸡”,高校不应该只想到如何招到高分考生,而应该多考虑自己的条件能否对得起这些高分考生。 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名牌高校对重金招生持保留态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每年招收的各省高考“状元”并不少,但是并没有给予这些高考“状元”以特别奖励。该校认为考生学习好,考上名校是必然的,但是考了“状元”是偶然的。这种对待高分考生的态度,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