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 正文

优秀毕业生找不到工作?SARS冲击下的求职梦

http://www.sina.com.cn 2003/07/25 15:37  中国青年

  “优秀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听起来是不是很稀奇?在“非典”肆虐时期,有一些优秀毕业生就不得不暂时面对这种尴尬的命运。

  搁在往年,3、4、5月份本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高峰期。但在“非典”的影响下,广州、北京先后“遭劫”,两大吞吐能力极强的就业市场瞬间“失守”,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封校、交通不便、用人单位中止招聘……这一连串的效应如顷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令众
多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的风口浪尖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辛战斗。

  很多应届毕业生本打算趁4、5月份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但突如其来的“非典”完全打断了他们的计划。整个5月份同学们都无法和招聘单位联系。另外一些没有被“封”在学校的毕业生们,则冒着被“非典”夺命的危险,踏上找工作的征程。

  少数大学生逃回家了——这是某些媒体热衷于报道和评论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留了下来,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父老乡亲的期望,留了下来,在就业市场上开始了艰辛而又乐观的寻找。“非典”制造的冰川一时间还不能消融,但严寒不能冻结年轻人的热血和寻找工作的轻盈步履。

  “在那远处的阳光中,有我至高的期望,我也许不能达到它们,但是我可以仰望并见到它们的美丽,相信它们,并设法追随它们的引领”,谨以本文和艾柯特的这句话,郑重地献给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

  你们是勇敢的一代人。

  “非典”时期,我们怎样找工作

  不放弃在大海里捞最后一根针

  中国政法大学的程清本来打算优哉游哉地度过最后的大学岁月,父亲早就托关系把他安排到北京一家城区法院当书记员。当“非典”在北京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怪物后,学校封校了,虽然学校没有一例“非典”,但著名的小汤山医院就建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同学们都叫苦连天,没有找到工作的更是心烦意乱。

  学校封校本来对他没什么影响,谁知,临到五一的时候,单位突然来了个通知,说是用人指标有可能批不下来了。单位那个跟他爸挺熟的办事员给了一个解释,大概也跟“非典”有点关系。

  父亲打电话来,口气很有点歉然,说实在不行就离开北京回省城吧。

  放下电话,程清有点茫然,父亲负疚的口气让他很难受,从小到大,除了高考,他的事父亲几乎全包办了,他也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然而父亲这次让他回去,他却不想,他太喜欢北京了,想留下来。

  同时,不想再让父亲为自己操心的想法也悄悄地震动着他。

  程清开始上网查找信息,其实他并不怎么喜欢在法院当书记员的那份工作,当初只是为了那个户口。他真正想做的是律师。然而,现在他连律师助理都不够级别,网上所有招聘律师助理的单位几乎都要求持有律师资格证,而学生们只有等到毕业了才能参加资格考试。有些律师事务所还要求有北京户口。

  程清几乎有点绝望,但还是把自己的简历通通发过去,希望自己会幸运地在大海里捞到一根针。

  宿舍有个云南的同学在北京“非典”前就回家乡找工作去了,他说北京的好工作太难找了,在大城市的小单位待着还不如回小城市的大单位。父亲也打了电话劝他回去。

  然而宿舍长劝他:“没到最后,为什么要放弃?”是的,为什么要放弃?

  于是每天继续上网搜索,眼光不再尽瞄着那些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小律所的网站他也频频光顾。他喜欢律所里的那种繁忙气息,小律所也许更能锻炼人。别人要是不愿意去小律所,他岂不是机会更多了。“只要能留在北京,最后机会总会有的。”

  5月20号,程清记得很清楚,那天校园里到处传说着再过七天学校就要解禁,他们这些正在找工作的都有点兴奋。他打开电脑上了“中华英才网”,在“查询职位”这一栏里照例打上“律师助理”。查询结果哗哗挤满了整个屏幕,他一页一页地往下看,有点心不在焉。但其中一家律所的招聘详情中有一点吸引了程清——那上面留了律所行政总监的QQ号码,可以直接在网上详谈。程清马上打开QQ,找到这位总监开始“面谈”。这家律所希望招聘一个英语熟练的毕业生处理涉外业务,之前他们倒是约见了几个外语学院的学生,但是因为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他们都不太满意。

  程清说自己的法律英语学得还可以,那边马上传过来一份英文合同让他即时翻译一部分。

  也许是程清的运气够好,因为英语是他的强项,他一直在坚持学这个别人认为对学法律的没多大用处的东西,没像别人一样过了六级就放弃学习英语了。翻译的一关很容易就过去了,那位行政总监说虽然整体上翻译得还不够严谨,但是其中的法律用语译得都很准确。他当下就表示程清通过考核了。

  “非典”没结束,程清依然出不了校门。但是,他在律所的试用期已经开始了,每天,律所都会给他传来一些英文的合同或文件翻译。在网上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使程清觉得自己极像一个现代白领。

  线上总有肥美的鱼儿

  孙治在北京邮电大学学通信工程,这可是个热门专业,他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年初就签了很好的工作。而他那时正在准备考研,心里想着如果实在考不上还能赶上3、4月份的招聘高峰期,那时要找个好工作也不愁。

  知道考研失利的消息,是在3月初。他于是开始三心二意地挑单位、投简历。倒是有几家单位有意跟他签约,但他都不是太满意,孙治想:有耐心的钓者总能捕捉到理想中的鱼儿,等吧。

  然而,北京“非典”了!

  北京邮电大学算是比较特殊的,没有完全封校,凭证还可以自由进出校门。看到隔壁北京师范大学西门那些隔墙相望的人,他心里暗自庆幸。但是在北京每天新增100例“非典”的特殊时期,即使能出校门又有什么用?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要么停止了,要么就暂时无法联系。校园内的海报栏内偶尔也会有一些招聘广告贴出来,孙治便每次不落地递上自己的简历。然而,面试是“暂不考虑”的程序,用人单位往往只凭一份简历就敲定人选,他没有收到任何回音,估计是简历做得不够吸引人。

  “非典”使很多人陷入一种焦虑状态,关心每天的新增病例成了每人必修的课程。他也有些焦虑,不知自己的下一站在哪儿。

  幸好,他还有一个资源可以利用,那就是宿舍里的那台可以高速上网的电脑。没有“非典”之前,上网找工作对他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辅助办法,因为人才网站上一般发布的多是商业性招聘信息,而招聘的对象大多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招聘内容很多都不适合应届毕业生。一些网站即使也开辟了应届毕业生就业频道,但内容还是没有经过严格过滤,招聘单位鱼龙混杂,信息也不太真实。

  从开始找工作他就在网上投过简历,然而之后的等待却有些令人无奈,伴随着“非典”的肆虐,他又重新鼓起了勇气。

  也许是为了报答他在网上找工作的虔诚之心,从5月21日起,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举办了“在线双选周”,上网招聘的单位都事先经过该网站进行法律方面的确认,让他比较放心。只要点击某单位的招聘信息,就可以得到有关该单位的详细招聘信息,如果觉得待遇合适,他就可以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不满意,关掉网页就成了。在网上浏览单位的信息,感觉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用忍受条件很高的单位对我们本科生的白眼,也不用应付条件太差的单位的纠缠。而且,他可以像参加现场招聘会一样,利用网上提供的平台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和用人单位开展在线“对话”。免去了漫长的等待,不再担心用人单位因为简历过于平实而断然拒绝。

  在网上多家单位逡巡了几天之后,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多家单位的面试通知栏里头的时候,有一种可以称得上“狂喜”的东西流溢而出。

  现在,孙治已经敲定了一家科技公司,待遇不错,关键是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只要等到毕业,他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孙治甚至不无庆幸地想,如果没有“非典”,就没有“在线双选周”,也许自己就跟这家公司无缘了。真是“因祸得福”。

  为梦想画一根延长线

  韩小意就读于山东省某重点艺术院校音乐系民乐专业,主修琵琶。高中的时候,她从电视中看到陈燮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中国民乐团演奏,就告诉自己:有一天,要能成为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

  在校四年内,她怀抱琵琶勤学苦练。2003年3月,小意赴北京联系工作事宜,以扎实的功底获得了众多演奏家的交口称赞。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乎是一夜之间,北京向世界公布:有187名患者被证实已感染上“非典”。

  SARS病毒,就像她曾经弹奏的《十面埋伏》一样,毫无征兆,却在一夜之间铺天盖地而来。在生命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韩小意在最短时间内选择了返回济南。她的求职之路被横刀斩断。

  奋斗了四年的愿望,就这样半途而废?

  然而,韩小意没有用更多时间等待,而是分析形势、重新整理简历,向省内多家民乐团一一致电。尽管省内乐团因为SARS的缘故也暂时中止招聘,但韩小意不屈不挠:“没有关系,老师,只是当作您帮我听一下我的演奏,请您帮我指点一下技法可以吗?”

  就这样,几次指点下来,小意获得了老师们一致的好评。她最终赶在6月之前与一家较大型的演奏团体签署了《就业协议书》。

  韩小意很认真地说:“我不能让我的专业耗下去。至于中央民族乐团,它依然是我不变的梦想。我想通过这几年在省乐团的锻炼,终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那些还徘徊在“饭碗”与“理想的工作”之间的毕业生,我们借用韩小意的一句话给你提个醒:“200万、240万、280万,这是从2003年到2005年毕业生数目的一组递增数据。加之社会上滞留的90万待业者,本科生就业不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都说有梦想,可是梦想再大大不过生存。鱼儿都想入大海,可是如果通往大海的河已经断流,谁说湖泊不是积蓄力量的地方?尊重现实、从头再来,这不是妥协,而是为梦想画上的一条延长线,它的无限延伸总有一天会与成功相交!”

  “非典”告诉我们的求职态度

  在求职中,年轻的毕业生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不是能力或者素质问题,而是一个心态问题。“非典”这场劫难在求职方面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实转念一想,这其实是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棋局,如果我们拓展思维,很可能跳出“找个饭碗”的窠臼,打开人生的新天地。

  启示一:“皇帝的女儿”并非不愁嫁

  在采访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北大、清华。想看看这些名校的学子们真的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吗?

  兰兰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一家出版社的展台前,她将简历毕恭毕敬地递给招聘者,哪知道对方只扫了一眼就摇摇头递了回来,弄得她一头雾水。对方的回答令她哭笑不得:“我们不招北大、清华的学生,你们的眼光很高,在我们这种地方很难做得长。”

  除了遇到这样一道门槛以外,诸如“如果上司的学历比你低,你们这种名校出来的学生怎样调整心理落差”之类的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也时有出现。有一位清华的毕业生参加一个国家机关的面试时,主考官的最后一个问题竟然是:“是不是因为你是清华的学生,所以回答问题才这么咄咄逼人呢?”他回来后只能在BBS上大吐苦水道:“我回答问题时紧张还来不及呢,不知道面试官从哪里看出我的咄咄逼人之态。”

  金字招牌此时竟成了减分的因素。面对这种尴尬境况,聪明的学子选择用实际工作表现破除用人单位的成见。

  兰兰最终的签约单位是创维集团。签约后她才在无意中得知,曾经有一位管理人员对她的诚意表示质疑,因为在创维集团,任何新招聘进来的员工都要从销售干起,那位管理人员认为她很难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但是事实证明,在“非典”疫情肆虐期间,兰兰就从家乡赶到深圳参加面试,她以诚恳与执著击败了在学历方面与她旗鼓相当的竞争者,赢得了招聘者的首肯。

  重点高校的招牌不是无往不胜的利器,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与其高呼“非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进、非微软英特尔不进”,不如放平心态、从零开始。

  启示二:先不找工作,为未来积累技能

  山东某大学学生陈娓学美术学,研究美术理论,她的理想是,有一天站在大学讲台上给她的学生讲中国美术史。她已经意识到大扩招给2003届毕业生带来的必然是求职的坎坷。可是她从来都是那种不下雨不拿伞的人。大三结束的时候,导师表示将她推荐给河南一所专科院校担任美术史教师。

  可是,灾难来了。从济南到北京,四个半小时的车程,不能说远。几万山东民工的回涌,使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终于有一天,济南出现山东省首例“非典”病人,……陈娓不再具备跨省求职的可能!

  陈娓不甘心放弃她做大学老师的梦想,尽管已经有杂志社表示他们会考虑要陈娓去做美术编辑,她却毅然放弃了。她上交了一式三份留档申请,提出将她的档案在学校保存两年。而她决定用这两年的时间考研。因为陈娓知道,当她拿到硕士学位的那一天,也就具备了去众多大学要求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求职条件。

  与她类似的还有很多毕业生,他们把档案留在学校或是济南市人才市场,供职于很多并不稳定的单位,宁愿每月领取600元基本工资也不愿意去寻找稳定的职业。因为年轻,他们有资本去尝试更多的岗位,为自己的未来积累技能。

  启示三:不给别人打工,自己当老板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口号已经宣传了好多年,但真的毅然决然放低身段、从无到有的创业故事还是很少。

  因为少,所以新鲜,所以范云的故事格外有趣。

  当记者与范云(化名)在北京市朝阳门外碰头时,落入眼帘的是一个外表平实朴素的青年。他留着平头,穿一件米白色的有些旧的T恤。如果不说,你猜不到他是经营烧烤业的小老板,更猜不到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

  北大毕业出来开烧烤店、卖小吃?这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或许很多人内心深处都向往着我这样的选择,但他们背负着一个安稳的壳儿,不愿意走出来尝试而已。”

  范云是2002年从学校毕业的,那时就业形势一片大好,I T行业正在大量招人,他很容易地找到了一家公司,薪水不错,也不是太辛苦。但也许是做学生做久了,还没有从那种散淡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也许是天性里就有一种不甘安逸的心态,工作几个月之后,范云从原公司辞职,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小公司,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第一次创业没能成功。

  开烧烤店的想法是女朋友告诉他的,她在朝阳门那边上班,中午去吃饭时,发现料理店啊、烧烤店啊总是门庭若市。“你可以试一试!”她也是北大的,她的观念中也没有职业高低贵贱的禁忌。但范云的父母不同意,打电话来劝阻。

  但他们没能拦住那颗年轻的心。

  在选定地址之前,范云和女朋友没有盲目行动,他们先去北京繁华的地方去吃,什么阜成门啊新东安啊都吃遍了,吃了十来个地方,一边吃一边观察,悄悄地统计这个地段各个时期的客流量,回来再运用学校里的理论,估算这个店一天会有多少流水,有多大的盈利,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

  知识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他由衷地庆幸自己没有白学。有一个店面,他们险些就要跟人家签约了,但回来把数字翻来覆去一算,不对,风险很大,不能投资!

  就在这样的兜兜转转中,范云选定了华普超市地下一层,那时这儿才开始装修,一片空旷,但范云却已经胸有成竹。在管理方面,他抓住了学校里学到的一条,就是“以人为本”,请来一个相当专业的大师傅,围绕这个人展开管理,相应地控制了管理链条中的各个环节。

  事实证明,他们的估算没错,这儿一天最高的客流量能达到1600人,开张一年半之后,他就收回了投资,懂行的人告诉他,一般要花两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有时候和同学们聚会,范云会觉得自己离他们很远,同学们喜欢谈论大公司的风云变动,工作两三年后,有同学已经当上了部门经理,高薪,工作相对安定,即使在“非典”时期也不用担心被扣发工资,而他这个小老板呢,则要眼睁睁看着生意在这一两个月内一落千丈……

  心里会不会有些失衡?

  但是一想起自己拥有的自由自在——不必小心领导脸色,不必八小时内把屁股钉在办公椅上,不必在三平米不到的格子间里挥汗如雨,他忽然又笑起来。更何况“治大国若烹小鲜”,亲身体验了营销中的种种窍门之后,他还有更大的投资计划呢!

  很不像老板的小老板范云,背起双手,开始巡视他的“炭火亭”。

  启示四:去祖国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留恋城市,但城市不一定能提供很好的就业岗位,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时尚、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

  1998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毕业的李军,现任上海市益善殡仪馆副馆长,他着手创办了全国首家专营海葬业务的公司,多次策划、举办了大型骨灰撒海等活动,为我国殡葬制度改革作出积极贡献。199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的肖永正,毅然放弃了留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回到经济十分落后的家乡。他共为乡里引进各种资金300余万元;修建公路31公里,使全乡98%的群众喝上了自来水。2001年3月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的徐建,现任甘肃省定西金芋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开拓了农村市场,并在销售、运输和加工等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定西县经济的发展。

  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可观的成绩,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有抱负的青年只有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人民的奋斗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心灵沟通是妻子了解丈夫性秘密的关键。夫妻坦诚……
非常笑话
飞机起飞时间一拖再拖,终于通知旅客们可以登机了…
图片
铃声
·[林心如] 投怀送抱
·[陶晶莹] 太委屈
·[韩 红] 青藏高原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推出"有声"黄页
青岛网上招商会招商
国际商情尽在大买家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搜索引擎沟通无限
与新浪结盟共享收益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国医治皮肤三大顽症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拨开性爱迷云
达到终极体验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